雪山 HAYA乐团 - Light
前言:
人与人的缘分,真的很奇妙。
星期五,下班高峰期,地铁很拥挤,内心没太多情绪。
我麻木的戴着耳机听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地铁到站的时候,上来了一位姑娘,站在我的旁边。
姑娘20多岁,瘦瘦的,长得清秀漂亮,一看不像汉族人。
与众不同的是,她身着一身降红色的僧袍,手上握着一串佛珠。
我看出来她是藏地修行的觉姆,于是寒暄一句“扎西德勒”。
她腼腆的对我笑了笑,并不排斥同是女性的我,用普通话开始和我聊天。
后来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成了朋友。
直到遇见了她,我才知道,原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真正的诗和远方……
她的故事:
姑娘叫仁青,西藏昌都人,今年27岁,18岁便出家。
母亲在她15岁时过世,家里有父亲、一个姐姐、两个弟弟、两个妹妹,
而两个妹妹和她一样,都在亚青寺出家修行……
她们出家3年以后,才可以回家探亲,时间大概1个月。
我很好奇,像她们这样的花季少女,为什么要出家。
对于我的惊讶和不理解,仁青表现得很淡然,
她只是轻轻地说:“我出家是为了父母和众生得到解脱”。
其实,我并不理解仁青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也许每位觉姆都有自己的故事吧……
而做这样的选择,她们本人是心甘情愿的。
仁青说,她喜欢出家。
来到城市:
在于仁青的交流中,我发现她是一个很善良的女子。
之所以在成都这样的大都市来,其实是有原因的:
亚青寺有很多的藏族觉姆并不会说汉语。
如果有人生了重病,到城市里面来医治,需要有懂汉语的人帮忙沟通,
寺庙每2个月会安排4个觉姆到成都做翻译。
而仁青就是其中之一,在生活上,她很照顾病人。
亚青寺,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
亚青寺在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昌台区阿察乡境内,章台大草原的中间。
海拔4000米左右,即使夏季,早晚温度也只有几度而已。
这里离白玉县城122公里,离甘孜县城102公里。
通往县城多是山路,冬天,路面结冰比较危险。
亚青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物资匮乏,
可以说,这里是真正的雪域秘境。
世界上女性出家人数最多的地方:
没有想到,在如此偏僻和荒凉的草原上,一座寺庙,居住着近2万的僧人。
亚青寺是世界最著名的禅院之一,法王阿秋喇嘛(被称为当今藏地修行最高的上师)是创始人,初建于一九八五年。
仁青说,在亚青,“扎巴”(普通的男性僧人)只有几千,而“觉姆”(在藏区,像她这样出家修行的女性,被称为“觉姆”)大概一万人。
觉姆有藏族,也有很多汉族。
她们来自全国各个地方。
怎么生活:
在亚青出家的觉姆,如果是家庭条件好一点,或是有家人的,家里会给予经济支持;
家里穷,或是孤单一人的,寺庙会发放生活费;
另外的经济来源就是由居士供养。
真正的女儿国:
亚青寺有一座觉姆岛,这里被河流与外界隔开。
成千上万的觉姆居住在这里,而扎巴是不可以进入的。
也有男性游客进入,白天可以,晚上是不能进去的。
进入觉姆岛,首先要过桥。
一条一条的小巷,密密麻麻的矮房子,组成了觉姆岛:
房子由上师分配:
其实,觉姆们住的房子从外表看很破旧也很简陋。
有的是石头和泥土垒成,有的是木板或席子修葺,甚至有的只是裹了几层塑料布……
房顶很多就是板子加塑料布,再压几块砖……
房顶长满杂草,门又小又矮,必须弯着身子才能进去……
这些画面让人不禁心酸,
同样是花样的年华,城市的有些女孩纸醉金迷,她们的生活却与“享乐”无关。
但是仁青说,虽然她和两个妹妹居住的房子小小的,她们生活在一起,却很开心。
下课后,她们就打坐、念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除了专心修法,似乎物质条件的好坏并不是那么重要。
觉姆们的生活节奏很慢,可修法的过程却很长,
每个修行的觉姆都与红尘无关,修行时间是一生。
她们是如此超脱,仿佛是来自天堂的度母。
那些点滴:
自己挑水
一起劳作
河边洗衣服
发放课本
有时娱乐
生病输液
一起聊天
除了她们:
曾经很多野狗(出于安全考虑,现在已经全部送到外地了)
放生羊
修行:
在亚青,自然条件极为艰苦,生活也很清贫。
可这一切并没阻止觉姆们修学的脚步。
【百日闭关】
就在每年冬天,修学3年以上的觉姆就会开始“百日闭关”。
在寺院附近的山上,她会们自己搭一间只容一人的小房子,
聚精会神的坐在里面念经,不管外面如何冷。
这种房子看起来更像一个个的小盒子,
坐落在山坡上,也是亚青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上山打坐】
每年有一个月的时间,僧人们都要到附近的山上念经,
这一个月,他们每天集体行动,早上上山,傍晚下山。
扎巴和觉姆,是不可以上一座山的。
【听课】
因为人数众多,经堂里是坐不下那么多觉姆的,
所以很多时候,她们都是坐在广场上,使用广播听上师讲课。
无论风吹日晒,都是那么专注……
在出家之前,也有觉姆结婚生子,
偶尔能看到带着孩子出家的觉姆。
附近的藏民也来听课
藏地小孩那毫无掩饰的表情,很打动人
【转经】
拨动着佛塔周围的转经筒,一遍又一遍的走着,口里念着经文,
是每个修行的藏人每天都要坐的事情,包括觉姆,包括扎巴,也包括一般人。
仁青说,她们有“信仰”,也有“信心”。
【友好】
仁青给我的印象很友好,很善良,她总是微笑。
实际上,到了那里,你会发现所有的人,眼神都是善意的。
阿松上师教过她们,遇见外地游客不要排斥和害怕,
一定要尽力去帮助或者接待。
真正的净土:
一直以来,知道亚青的人不多,并没有出现过游客蜂拥而至的场面。
虽然和色达齐名,事实上它仍然处在深闺中。
除了出家的扎巴和觉姆,还有很多当地的居民,
他们也都一起念经、听课……
仿佛在这里,大家只是一门心思的朝拜念经。
亚青寺,安静的存在于草原上,连天空都是那么纯净……
只要你一踏上这篇土地,就会感觉得到一种震撼。
这些将一生与降红色僧袍为伴的女孩,无欲无求
我曾问仁青,你觉得苦吗?
她说,不苦。
原来,苦的不是生活,而是人心。
内心纯粹的去做一件事,并且一生坚持,也是一种美好。
所有的美好,并不是表面的艳丽,
是一种善良、是一种淳朴、是一种安静的力量。
亚青寺朝圣小贴士:
亚青寺不需要门票,大门口有一家宾馆,不能洗澡,120元一个房间。
其他还有一些民居,活佛规定40元一个床位,可以提供简单食物,比如面,炒饭等。
由于成本较高,炒菜相对贵一点,不过整个寺庙的物价都是合理的,因为活佛会定出一个标准,大家都不会去擅自提价。
自驾车可以第一天从成都到甘孜县或德格县,第二天再到亚青寺,路途遥远,并且路况不好,一定要注意安全,高原温差大,注意防护,以防感冒或高原反应。
当然如果有时间,建议慢慢耍,甘孜州内环线的各个地方风景人文都是很不错的。
带够现金,当地没有银行和取款机,手机信号也不好,当地人做生意几乎没有微信或支付宝转账。
PS:小编倡议,文明出游,如果大家能去到这个地方,其实也是一种修行一种福报,不要将一些城市里不好的习性带到那里,尊重当地风俗,尊重每一个人,爱护环境,用心感受旅途中的每一个过程。
{{el.item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2Titles}}
前言:
人与人的缘分,真的很奇妙。
星期五,下班高峰期,地铁很拥挤,内心没太多情绪。
我麻木的戴着耳机听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地铁到站的时候,上来了一位姑娘,站在我的旁边。
姑娘20多岁,瘦瘦的,长得清秀漂亮,一看不像汉族人。
与众不同的是,她身着一身降红色的僧袍,手上握着一串佛珠。
我看出来她是藏地修行的觉姆,于是寒暄一句“扎西德勒”。
她腼腆的对我笑了笑,并不排斥同是女性的我,用普通话开始和我聊天。
后来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成了朋友。
直到遇见了她,我才知道,原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真正的诗和远方……
她的故事:
姑娘叫仁青,西藏昌都人,今年27岁,18岁便出家。
母亲在她15岁时过世,家里有父亲、一个姐姐、两个弟弟、两个妹妹,
而两个妹妹和她一样,都在亚青寺出家修行……
她们出家3年以后,才可以回家探亲,时间大概1个月。
我很好奇,像她们这样的花季少女,为什么要出家。
对于我的惊讶和不理解,仁青表现得很淡然,
她只是轻轻地说:“我出家是为了父母和众生得到解脱”。
其实,我并不理解仁青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也许每位觉姆都有自己的故事吧……
而做这样的选择,她们本人是心甘情愿的。
仁青说,她喜欢出家。
来到城市:
在于仁青的交流中,我发现她是一个很善良的女子。
之所以在成都这样的大都市来,其实是有原因的:
亚青寺有很多的藏族觉姆并不会说汉语。
如果有人生了重病,到城市里面来医治,需要有懂汉语的人帮忙沟通,
寺庙每2个月会安排4个觉姆到成都做翻译。
而仁青就是其中之一,在生活上,她很照顾病人。
亚青寺,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
亚青寺在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昌台区阿察乡境内,章台大草原的中间。
海拔4000米左右,即使夏季,早晚温度也只有几度而已。
这里离白玉县城122公里,离甘孜县城102公里。
通往县城多是山路,冬天,路面结冰比较危险。
亚青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物资匮乏,
可以说,这里是真正的雪域秘境。
世界上女性出家人数最多的地方:
没有想到,在如此偏僻和荒凉的草原上,一座寺庙,居住着近2万的僧人。
亚青寺是世界最著名的禅院之一,法王阿秋喇嘛(被称为当今藏地修行最高的上师)是创始人,初建于一九八五年。
仁青说,在亚青,“扎巴”(普通的男性僧人)只有几千,而“觉姆”(在藏区,像她这样出家修行的女性,被称为“觉姆”)大概一万人。
觉姆有藏族,也有很多汉族。
她们来自全国各个地方。
怎么生活:
在亚青出家的觉姆,如果是家庭条件好一点,或是有家人的,家里会给予经济支持;
家里穷,或是孤单一人的,寺庙会发放生活费;
另外的经济来源就是由居士供养。
真正的女儿国:
亚青寺有一座觉姆岛,这里被河流与外界隔开。
成千上万的觉姆居住在这里,而扎巴是不可以进入的。
也有男性游客进入,白天可以,晚上是不能进去的。
进入觉姆岛,首先要过桥。
一条一条的小巷,密密麻麻的矮房子,组成了觉姆岛:
房子由上师分配:
其实,觉姆们住的房子从外表看很破旧也很简陋。
有的是石头和泥土垒成,有的是木板或席子修葺,甚至有的只是裹了几层塑料布……
房顶很多就是板子加塑料布,再压几块砖……
房顶长满杂草,门又小又矮,必须弯着身子才能进去……
这些画面让人不禁心酸,
同样是花样的年华,城市的有些女孩纸醉金迷,她们的生活却与“享乐”无关。
但是仁青说,虽然她和两个妹妹居住的房子小小的,她们生活在一起,却很开心。
下课后,她们就打坐、念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除了专心修法,似乎物质条件的好坏并不是那么重要。
觉姆们的生活节奏很慢,可修法的过程却很长,
每个修行的觉姆都与红尘无关,修行时间是一生。
她们是如此超脱,仿佛是来自天堂的度母。
那些点滴:
自己挑水
一起劳作
河边洗衣服
发放课本
有时娱乐
生病输液
一起聊天
除了她们:
曾经很多野狗(出于安全考虑,现在已经全部送到外地了)
放生羊
修行:
在亚青,自然条件极为艰苦,生活也很清贫。
可这一切并没阻止觉姆们修学的脚步。
【百日闭关】
就在每年冬天,修学3年以上的觉姆就会开始“百日闭关”。
在寺院附近的山上,她会们自己搭一间只容一人的小房子,
聚精会神的坐在里面念经,不管外面如何冷。
这种房子看起来更像一个个的小盒子,
坐落在山坡上,也是亚青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上山打坐】
每年有一个月的时间,僧人们都要到附近的山上念经,
这一个月,他们每天集体行动,早上上山,傍晚下山。
扎巴和觉姆,是不可以上一座山的。
【听课】
因为人数众多,经堂里是坐不下那么多觉姆的,
所以很多时候,她们都是坐在广场上,使用广播听上师讲课。
无论风吹日晒,都是那么专注……
在出家之前,也有觉姆结婚生子,
偶尔能看到带着孩子出家的觉姆。
附近的藏民也来听课
藏地小孩那毫无掩饰的表情,很打动人
【转经】
拨动着佛塔周围的转经筒,一遍又一遍的走着,口里念着经文,
是每个修行的藏人每天都要坐的事情,包括觉姆,包括扎巴,也包括一般人。
仁青说,她们有“信仰”,也有“信心”。
【友好】
仁青给我的印象很友好,很善良,她总是微笑。
实际上,到了那里,你会发现所有的人,眼神都是善意的。
阿松上师教过她们,遇见外地游客不要排斥和害怕,
一定要尽力去帮助或者接待。
真正的净土:
一直以来,知道亚青的人不多,并没有出现过游客蜂拥而至的场面。
虽然和色达齐名,事实上它仍然处在深闺中。
除了出家的扎巴和觉姆,还有很多当地的居民,
他们也都一起念经、听课……
仿佛在这里,大家只是一门心思的朝拜念经。
亚青寺,安静的存在于草原上,连天空都是那么纯净……
只要你一踏上这篇土地,就会感觉得到一种震撼。
这些将一生与降红色僧袍为伴的女孩,无欲无求
我曾问仁青,你觉得苦吗?
她说,不苦。
原来,苦的不是生活,而是人心。
内心纯粹的去做一件事,并且一生坚持,也是一种美好。
所有的美好,并不是表面的艳丽,
是一种善良、是一种淳朴、是一种安静的力量。
亚青寺朝圣小贴士:
亚青寺不需要门票,大门口有一家宾馆,不能洗澡,120元一个房间。
其他还有一些民居,活佛规定40元一个床位,可以提供简单食物,比如面,炒饭等。
由于成本较高,炒菜相对贵一点,不过整个寺庙的物价都是合理的,因为活佛会定出一个标准,大家都不会去擅自提价。
自驾车可以第一天从成都到甘孜县或德格县,第二天再到亚青寺,路途遥远,并且路况不好,一定要注意安全,高原温差大,注意防护,以防感冒或高原反应。
当然如果有时间,建议慢慢耍,甘孜州内环线的各个地方风景人文都是很不错的。
带够现金,当地没有银行和取款机,手机信号也不好,当地人做生意几乎没有微信或支付宝转账。
PS:小编倡议,文明出游,如果大家能去到这个地方,其实也是一种修行一种福报,不要将一些城市里不好的习性带到那里,尊重当地风俗,尊重每一个人,爱护环境,用心感受旅途中的每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