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7日,“共和国成立70周年巡礼之神木·融媒体行大型采访活动”在陕西神木启动。生动讲述神木旅游在转型发展中所取得的新成绩,让世界倾听来自神木的发展之声,为神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金秋十月,风光如画。行走在秋意渐浓的塞上名城陕西神木,人文古迹不胜枚举,文化底蕴浓郁厚重,自然风光旖旎可人,从曾经的煤城之都到打造全域旅游“神木样本,”一副全域旅游的美丽画卷在神木大地铺陈开来。
中省市二十多家媒体、自媒体先后走进神木石峁遗址,见证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探访历史文化名镇高家堡,感受路遥《平凡的世界》里不一样的人生,走进红碱淖,领略美不胜收的塞外风光。
石峁遗址见证 华夏文明的前夜诞生在这里:17日上午,融媒体一行首先来到神木石峁遗址参观探秘,探寻中华文明起源,感受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相辉映的神木魅力。
“哇,太壮观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石砌城垣展现在眼前时,令融媒体的记者们对中国古人的智慧及精湛工艺成就赞叹不已。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神木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是中国已发现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石峁城址初建于距今4300年前后,沿用至距今3800年前后共500余年,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石砌城垣构成,面积逾4平方公里,层峦叠嶂、巧夺天工。城内密集分布着大量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的遗迹,先后出土了大量的石雕作品、彩绘壁画、占卜用具、生产生活工具、装饰品、武器、玉器等珍贵文物。
石峁遗址是中国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代早期所见规模最大的城址,形制完备、结构清晰、保存良好,被誉为本世纪中国最为重要的史前考古发现之一,据专家研究有可能是黄帝的都城所在。石峁城址以其重大的学术意义,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荣获2012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以及"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并入选“2016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1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实证,并被编写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
寻找时代痕迹 追忆艰苦奋斗年华:参观完石峁遗址后,融媒体一行接着走进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原西县拍摄地高家堡古镇,寻找时代痕迹 ,感受陕北那个艰苦奋斗年代的生活场景。
高家堡自古为长城边关兵防要塞和商贸集散重镇。据了解,该古城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古老的街道,沧桑的城楼,鳞次栉比的四合院,诉说着先前的繁华。
走进高家堡古镇,古老建筑保存完整,这里有原西县革委会、车站、国营食堂、贸易经理部、东风照相馆等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里重要布景,随处可见的时代印记成为古镇一道别样风景,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令人难忘的火红年代。
看到古镇旅游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许多常年外出打工的住户也纷纷回乡、重操旧业,让祖宗留下来的手艺得以传承,更让来到这里的游人品尝到陕北地地道道的特色小吃。
2014年,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高家堡古城取景拍摄,成为游客关注焦点。现为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沙漠明珠红碱淖,领略别样塞外风光:17日下午,融媒体采风团一行来到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风景区游览,蓝天白云、烟波浩渺,候鸟翩翩起舞、宁静而又湛蓝的湖水,感受别样塞上风光。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尊高大的花岗岩王昭君雕像。汉代出塞的王昭君亭亭玉立于湖畔,面部表情忧伤,默默眺望南方,怀抱琵琶,指抚琴弦,弹奏着古老的《出塞曲》。
红碱淖被称作“昭君泪”,来自当地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王昭君当年远嫁匈奴,走到尔林兔草原,即将告别中原,下马回望,想到从此乡关万里,恐怕一辈子也难以回还,顿时千般感慨、万般惆怅汹涌心间,这一驻足,便流了七天七夜的眼泪,于是就形成了这一汪六七十平方公里的红碱淖。王母娘娘为此感动,便派七仙女下凡,仙女们各持一条彩带,从七个不同的方向向其走去,于是现在就有了七条季节河同时流入“昭君泪”。
延绵起伏的沙丘,一丛丛翠绿的沙柳,一束束鲜艳的野花点缀其间,在这里,可以尽情地参加沙滩娱乐项目,如:沙滩摩托车、沙地卡丁车、沙地越野车、沙地冲浪车等项目,让游人充分放飞身心,拥抱自然。
红碱淖是全球最大的遗鸥栖息地,每年四月至八月,多达数万只遗鸥会来这里繁衍生息,占全球总量9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构成了红碱淖风景名胜区独特的自然风光,成为海内外游客向往的人间天堂。
构建全景神木 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印象中的神木应该是黄沙漫天、尘土飞扬,当我来到这里,天蓝水碧、景色怡人,刷新了我对陕北、对神木的认知,石峁遗址4300年的灿烂文化、《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高家堡古镇、红碱淖别样的塞外风情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神木旅游的未来,前途似锦,美丽如画。”参加本次媒体行的中国城市报记者宋浩发出如此感慨。
神木市旅游局田局长在采访时告诉 @西安雄师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神木将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加强配套设施、游客服务、厕所革命、智慧旅游等方面,构建全景神木,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实现从煤城到景城的蝶变。
{{el.item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2Titles}}
10 月 17日,“共和国成立70周年巡礼之神木·融媒体行大型采访活动”在陕西神木启动。生动讲述神木旅游在转型发展中所取得的新成绩,让世界倾听来自神木的发展之声,为神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金秋十月,风光如画。行走在秋意渐浓的塞上名城陕西神木,人文古迹不胜枚举,文化底蕴浓郁厚重,自然风光旖旎可人,从曾经的煤城之都到打造全域旅游“神木样本,”一副全域旅游的美丽画卷在神木大地铺陈开来。
中省市二十多家媒体、自媒体先后走进神木石峁遗址,见证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探访历史文化名镇高家堡,感受路遥《平凡的世界》里不一样的人生,走进红碱淖,领略美不胜收的塞外风光。
石峁遗址见证 华夏文明的前夜诞生在这里:17日上午,融媒体一行首先来到神木石峁遗址参观探秘,探寻中华文明起源,感受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相辉映的神木魅力。
“哇,太壮观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石砌城垣展现在眼前时,令融媒体的记者们对中国古人的智慧及精湛工艺成就赞叹不已。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神木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是中国已发现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石峁城址初建于距今4300年前后,沿用至距今3800年前后共500余年,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石砌城垣构成,面积逾4平方公里,层峦叠嶂、巧夺天工。城内密集分布着大量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的遗迹,先后出土了大量的石雕作品、彩绘壁画、占卜用具、生产生活工具、装饰品、武器、玉器等珍贵文物。
石峁遗址是中国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代早期所见规模最大的城址,形制完备、结构清晰、保存良好,被誉为本世纪中国最为重要的史前考古发现之一,据专家研究有可能是黄帝的都城所在。石峁城址以其重大的学术意义,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荣获2012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以及"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并入选“2016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1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实证,并被编写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
寻找时代痕迹 追忆艰苦奋斗年华:参观完石峁遗址后,融媒体一行接着走进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原西县拍摄地高家堡古镇,寻找时代痕迹 ,感受陕北那个艰苦奋斗年代的生活场景。
高家堡自古为长城边关兵防要塞和商贸集散重镇。据了解,该古城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古老的街道,沧桑的城楼,鳞次栉比的四合院,诉说着先前的繁华。
走进高家堡古镇,古老建筑保存完整,这里有原西县革委会、车站、国营食堂、贸易经理部、东风照相馆等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里重要布景,随处可见的时代印记成为古镇一道别样风景,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令人难忘的火红年代。
看到古镇旅游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许多常年外出打工的住户也纷纷回乡、重操旧业,让祖宗留下来的手艺得以传承,更让来到这里的游人品尝到陕北地地道道的特色小吃。
2014年,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高家堡古城取景拍摄,成为游客关注焦点。现为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沙漠明珠红碱淖,领略别样塞外风光:17日下午,融媒体采风团一行来到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风景区游览,蓝天白云、烟波浩渺,候鸟翩翩起舞、宁静而又湛蓝的湖水,感受别样塞上风光。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尊高大的花岗岩王昭君雕像。汉代出塞的王昭君亭亭玉立于湖畔,面部表情忧伤,默默眺望南方,怀抱琵琶,指抚琴弦,弹奏着古老的《出塞曲》。
红碱淖被称作“昭君泪”,来自当地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王昭君当年远嫁匈奴,走到尔林兔草原,即将告别中原,下马回望,想到从此乡关万里,恐怕一辈子也难以回还,顿时千般感慨、万般惆怅汹涌心间,这一驻足,便流了七天七夜的眼泪,于是就形成了这一汪六七十平方公里的红碱淖。王母娘娘为此感动,便派七仙女下凡,仙女们各持一条彩带,从七个不同的方向向其走去,于是现在就有了七条季节河同时流入“昭君泪”。
延绵起伏的沙丘,一丛丛翠绿的沙柳,一束束鲜艳的野花点缀其间,在这里,可以尽情地参加沙滩娱乐项目,如:沙滩摩托车、沙地卡丁车、沙地越野车、沙地冲浪车等项目,让游人充分放飞身心,拥抱自然。
红碱淖是全球最大的遗鸥栖息地,每年四月至八月,多达数万只遗鸥会来这里繁衍生息,占全球总量9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构成了红碱淖风景名胜区独特的自然风光,成为海内外游客向往的人间天堂。
构建全景神木 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印象中的神木应该是黄沙漫天、尘土飞扬,当我来到这里,天蓝水碧、景色怡人,刷新了我对陕北、对神木的认知,石峁遗址4300年的灿烂文化、《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高家堡古镇、红碱淖别样的塞外风情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神木旅游的未来,前途似锦,美丽如画。”参加本次媒体行的中国城市报记者宋浩发出如此感慨。
神木市旅游局田局长在采访时告诉 @西安雄师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神木将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加强配套设施、游客服务、厕所革命、智慧旅游等方面,构建全景神木,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实现从煤城到景城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