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烽火探游 骊山驴友会户外运动俱乐部
客服热线: -

烽火探游 骊山驴友会户外运动俱乐部

陕西旅游集散中心临潼分公司 西安市临潼区生力中心城1栋公寓502室

萧何墓冢归何处 [复制链接]

骊山拍客 386 1
骊山拍客
话题: 516
回复: 8697
楼主
本话题最后由 作者 于 2021-01-26 09:21 编辑

萧何墓冢归何处

岭南文苑
2017-12-28 08:20

萧何墓冢归何处

李保强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可是赫赫有名的千古名相,他一生辅佐汉高祖刘邦,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汉朝。汉朝的法律制度以及社会经济命脉和安抚天下的政策皆出于萧何之手。曾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月下追韩信”等经典历史典故。萧何是一代名相的传说由来己久,但在后世的一些野史里萧何被认为是心狠手辣,工于心计为讨好高祖刘邦设计害死诸多为大汉立过奇功的名将的佞臣。

萧何(公元前257——公元前193年),江苏沛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西汉初年开国丞相,早年任秦朝沛县狱吏,秦末曾跟随刘邦起义反秦,后官至酇候。

关于萧何的墓地之说,在全国曾有四五个地方,均认为是真迹。在他的家乡沛县(现在的徐州市附近)曾传说过有墓葬,最为考究的,是陕西境内的三处墓地,颇为壮观,也很有说服力。

一为陕南汉中市城固县博望镇谢家井乡杜家槽村的墓冢,此冢距县城三公里。它坐西朝东,墓前有三间古建祠堂。祠堂后有高约3米的青石墓碑和萧何塑像并依古树而立,蔚为壮观。大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陕西城固县志记载“汉酇候萧何墓在县城东北三余里邯郸村,《史记—萧相国世家》又载: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卒,葬长陵车司马门道百步。在中国古代名人死后均害怕自己的政敌和仇人掘墓鞭尸,所以往往一人多墓尤为多见。如魏武帝曹操卒亡后,曾命曹丕和亲信为他修建了81座陵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后人捉摸不透,前些年还曾出现过曹操墓在河南安阳造假的考古丑闻。诸葛亮死后也有好多墓地,湖北隆中(襄阳),汉中勉县,宝鸡歧山五丈原的,真假孰能分清?又有人说当年刘邦为汉中王时,萧何在汉中一带兴修水利,大搞屯田运动曾造福一方百姓,所以在他死后百姓自发修建祠堂与衣冠冢以作纪念。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曾重修萧何之墓,并立“汉丞相酇候萧公墓”,为当地人所称道。

二为萧何墓地为长陵,长陵是汉代帝王陵墓之群。长陵位于西原咸阳原上,有高大的封土和庞大的夯基,周围罗列着大大小小的陪葬墓而且长陵直达泾河沿岸,其数量之多在历代可谓壮观。杜甫曾诗云“秦中自古帝王州”“长陵高阙此安刘,附葬累累尽列候”。萧何辅佐刘邦稳坐大汉王位之后,曾接收了秦朝御史府所有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地图以及各郡县的户口,对日后汉朝的江山稳固起了重要作用。萧何为千古名相,他重新制定《九章律》,在法律上主张无为,他本人喜好“黄老之术”。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曾协助刘邦剿灭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候,立下了千古奇功。他是汉长安城九宫布局的设计者,又是汉初三杰,所以他死后陪葬长陵也许是真的?因为他是刘邦最信任的臣!

三为我的家乡蓝田县三官庙镇金山南湾岭村的萧何墓冢。《临潼县志》载:“萧何墓位于临潼县与蓝田交界处,疑似为假。当地从古至今传说为萧何之墓,据清《蓝田县志》载:大冢之上有亭子,经过历代兵荒马乱遭到破坏,现己荡然无存。传闻亭子中央有个很大的洞孔很深很长,若扔进一石头许久听不到落底之声。周围曾布满盗洞,曾听当地老人说:“南湾岭村王姓户族有棵几百年的古杏树,树径有一抱之围,树下有萧何墓冢,明清时有亭子和石碑。传说王姓族人为守墓人的后代。从蓝田县城向北驱车20公里转弯至西直上骊山顶端便到陵墓之处。至于是否是真墓假墓还待考证。

萧何是汉初三杰,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士张良功成名就后归隐于汉中留坝的仙山之上,他看透了刘邦的心思和顾虑,所以得以善终。韩信则在封王之后狂妄自大,自以为自己是开国功臣,连刘邦有时也看不惯他。有次韩信私自藏项羽的将军钟离昧,让人发现告于刘邦,刘邦便有了杀他的意思。尽管刘邦爱惜韩信,但也害怕他反水对自己不利,韩信既然敢背叛项羽也敢对自己怀有二心。这个事只有让萧何去做了,刘邦假装去外地征讨叛乱,萧何与吕后献计用麻袋捆住韩信。长乐宫悬锤之室,把竹尖削得无比锋利用乱枪把韩信扎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那句成语说的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死终归于萧何一人也!

萧何位极人臣论功行赏封候任命为相国,高祖特准他带剑入朝,但刘邦也猜忌萧何的忠诚。《史记.萧相国世家》描述三次权术之争。一是楚汉战争时期项羽和刘邦大战于汉水之后,刘邦带兵追击项羽残部,让萧何镇守汉中又怕他有异心,手下人出谋让萧何把宗族子弟送往汉王之处作为人质打消了刘邦猜忌。二是汉高祖十一年(公元196年)萧何辅佐吕后诛杀了韩信,被封为五千户邑,刘邦命一支五百士兵作为相国警卫队监视萧何,萧何为保全自己散尽家财以佐军资解除了高祖猜忌。三是淮南王黥布谋反,刘邦举兵讨之。萧何假借贪污良田宅院处处惊扰百姓以引起刘邦注意,刘邦借此打消了猜忌。萧何每次均能化险为夷机智躲过了灾难,不外乎是一种智力上的较量。

汉高祖死后,他又辅佐汉惠帝多年。公元前(193年)萧何卒,谥号“文终候"。但历史开了个天大的玩笑,直至当今萧何墓冢之谜还未开启。无论真假墓冢,无论萧何的种种功过,他不失为一位名垂千古丞相。

李宝强又名李保强,蓝田三官庙镇人,参过军,喜爱文学曾在全国省市级杂志及报刊发表过文章。

萧何墓冢归何处

岭南文苑
2017-12-28 08:20

萧何墓冢归何处

李保强

在中国历史上萧何可是赫赫有名的千古名相,他一生辅佐汉高祖刘邦,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汉朝。汉朝的法律制度以及社会经济命脉和安抚天下的政策皆出于萧何之手。曾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月下追韩信”等经典历史典故。萧何是一代名相的传说由来己久,但在后世的一些野史里萧何被认为是心狠手辣,工于心计为讨好高祖刘邦设计害死诸多为大汉立过奇功的名将的佞臣。

萧何(公元前257——公元前193年),江苏沛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西汉初年开国丞相,早年任秦朝沛县狱吏,秦末曾跟随刘邦起义反秦,后官至酇候。

关于萧何的墓地之说,在全国曾有四五个地方,均认为是真迹。在他的家乡沛县(现在的徐州市附近)曾传说过有墓葬,最为考究的,是陕西境内的三处墓地,颇为壮观,也很有说服力。

一为陕南汉中市城固县博望镇谢家井乡杜家槽村的墓冢,此冢距县城三公里。它坐西朝东,墓前有三间古建祠堂。祠堂后有高约3米的青石墓碑和萧何塑像并依古树而立,蔚为壮观。大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陕西城固县志记载“汉酇候萧何墓在县城东北三余里邯郸村,《史记—萧相国世家》又载: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卒,葬长陵车司马门道百步。在中国古代名人死后均害怕自己的政敌和仇人掘墓鞭尸,所以往往一人多墓尤为多见。如魏武帝曹操卒亡后,曾命曹丕和亲信为他修建了81座陵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后人捉摸不透,前些年还曾出现过曹操墓在河南安阳造假的考古丑闻。诸葛亮死后也有好多墓地,湖北隆中(襄阳),汉中勉县,宝鸡歧山五丈原的,真假孰能分清?又有人说当年刘邦为汉中王时,萧何在汉中一带兴修水利,大搞屯田运动曾造福一方百姓,所以在他死后百姓自发修建祠堂与衣冠冢以作纪念。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曾重修萧何之墓,并立“汉丞相酇候萧公墓”,为当地人所称道。

二为萧何墓地为长陵,长陵是汉代帝王陵墓之群。长陵位于西原咸阳原上,有高大的封土和庞大的夯基,周围罗列着大大小小的陪葬墓而且长陵直达泾河沿岸,其数量之多在历代可谓壮观。杜甫曾诗云“秦中自古帝王州”“长陵高阙此安刘,附葬累累尽列候”。萧何辅佐刘邦稳坐大汉王位之后,曾接收了秦朝御史府所有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地图以及各郡县的户口,对日后汉朝的江山稳固起了重要作用。萧何为千古名相,他重新制定《九章律》,在法律上主张无为,他本人喜好“黄老之术”。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曾协助刘邦剿灭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候,立下了千古奇功。他是汉长安城九宫布局的设计者,又是汉初三杰,所以他死后陪葬长陵也许是真的?因为他是刘邦最信任的臣!

三为我的家乡蓝田县三官庙镇金山南湾岭村的萧何墓冢。《临潼县志》载:“萧何墓位于临潼县与蓝田交界处,疑似为假。当地从古至今传说为萧何之墓,据清《蓝田县志》载:大冢之上有亭子,经过历代兵荒马乱遭到破坏,现己荡然无存。传闻亭子中央有个很大的洞孔很深很长,若扔进一石头许久听不到落底之声。周围曾布满盗洞,曾听当地老人说:“南湾岭村王姓户族有棵几百年的古杏树,树径有一抱之围,树下有萧何墓冢,明清时有亭子和石碑。传说王姓族人为守墓人的后代。从蓝田县城向北驱车20公里转弯至西直上骊山顶端便到陵墓之处。至于是否是真墓假墓还待考证。

萧何是汉初三杰,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士张良功成名就后归隐于汉中留坝的仙山之上,他看透了刘邦的心思和顾虑,所以得以善终。韩信则在封王之后狂妄自大,自以为自己是开国功臣,连刘邦有时也看不惯他。有次韩信私自藏项羽的将军钟离昧,让人发现告于刘邦,刘邦便有了杀他的意思。尽管刘邦爱惜韩信,但也害怕他反水对自己不利,韩信既然敢背叛项羽也敢对自己怀有二心。这个事只有让萧何去做了,刘邦假装去外地征讨叛乱,萧何与吕后献计用麻袋捆住韩信。长乐宫悬锤之室,把竹尖削得无比锋利用乱枪把韩信扎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那句成语说的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死终归于萧何一人也!

萧何位极人臣论功行赏封候任命为相国,高祖特准他带剑入朝,但刘邦也猜忌萧何的忠诚。《史记.萧相国世家》描述三次权术之争。一是楚汉战争时期项羽和刘邦大战于汉水之后,刘邦带兵追击项羽残部,让萧何镇守汉中又怕他有异心,手下人出谋让萧何把宗族子弟送往汉王之处作为人质打消了刘邦猜忌。二是汉高祖十一年(公元196年)萧何辅佐吕后诛杀了韩信,被封为五千户邑,刘邦命一支五百士兵作为相国警卫队监视萧何,萧何为保全自己散尽家财以佐军资解除了高祖猜忌。三是淮南王黥布谋反,刘邦举兵讨之。萧何假借贪污良田宅院处处惊扰百姓以引起刘邦注意,刘邦借此打消了猜忌。萧何每次均能化险为夷机智躲过了灾难,不外乎是一种智力上的较量。

汉高祖死后,他又辅佐汉惠帝多年。公元前(193年)萧何卒,谥号“文终候"。但历史开了个天大的玩笑,直至当今萧何墓冢之谜还未开启。无论真假墓冢,无论萧何的种种功过,他不失为一位名垂千古丞相。

李宝强又名李保强,蓝田三官庙镇人,参过军,喜爱文学曾在全国省市级杂志及报刊发表过文章。

评论请先登录注册
精彩话题推荐
绑定手机
×
图片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