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烽火探游 骊山驴友会户外运动俱乐部
客服热线:
-
登录
|
注册
烽火探游 骊山驴友会户外运动俱乐部
陕西旅游集散中心临潼分公司 西安市临潼区生力中心城1栋公寓502室
首页
户外资讯
多彩活动
游记社区
精彩瞬间
精彩相册
视频
商城
关于我们
领队介绍
留言反馈
联系我们
首页
游记社区
游记攻略
西镇(吴山)
西镇(吴山)
[复制链接]
骊山拍客
106
1
分享到:
骊山拍客
话题: 516
回复: 8697
发布于
2020-08-14 13:32
楼主
西镇(吴山)
说起吴山:有些令人神往。它的名称及其文化,应该算是历史很悠久,底蕴很深厚的了。
吴山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山,位于今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辖区内,距新街镇约十几华里,距市区约40公里。吴山于属陇山支脉,系二亿年前岩浆侵入上升而形成。南北长约13公里,东西宽约9公里,最高处海拔2096米。其山的山势巍峨,群峰排空,直逼云端,高峻清秀,丛林苍郁,甚为壮观。历史上曾有岳山、千山、好山、虞山、岳山、雍山等诸多称法。
吴山是其本名,因是吴帝后裔——吴回部族与太岳部族的发祥之地,故称“吴岳”。“吴山”成为我国祭祀吴帝、黄帝最早的地方。
吴帝,即吴回,颛顼高阳氏的曾孙,老童之子,因迁居吴人之地而称吴回。吴回氏族部落以驺虞兽(仁兽,叫声宏大,食自死之肉)为图腾,吴回的兄长重黎担任帝喾的火官,叫做祝融,因办事不力被帝喾处死,于是,帝喾令吴回便接替其兄火官之职,任祝融。祝融之职,主要是观察火星火宿,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方面的大火,这在远古时期人类处于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可以说是非常重要而神圣的责任担当。故而祝融吴回部落因其威信日高而发展很快,其部族广布于今陇县千山和陈仓区吴山一带,故有“回中道”、“回城”之称。于是,吴山因其姓名而命名。
吴回部族一部分留居吴山,至夏、商、周仍存;一部分人约在尧舜之际渡河迁至晋南,即吴伯国,于商末形成另一吴山,位于今山西省平陆县一带,并留有“虞”地名称;一部分部族迁到江南一带,故江南也有吴山、虞山之名。吴回本人则带领部分族民居于祝融之墟(今河南新郑),卒后葬于此,被封为祝融神,即火神。今人所见一些古代文献将吴回列为中国远古的三皇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五行”学说中,火与南方相配,故火神祝融又成为五方帝中的南方之神。中国取名“吴山”的地方有多个,但能称之为 “西镇吴山”的却只有位于宝鸡汧水之畔的吴山。
回复楼主
评论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精彩话题推荐
骊山驴友会 青甘大环线(9)
临潼—青海湖-茶卡盐湖--大柴旦翡翠湖—东台吉乃湖一西台吉乃湖—网红公路—水上雅丹-茫崖翡翠湖—魔鬼之眼—石油小镇一敦煌-莫高窟—鸣沙山—大地之子七彩丹霞--扁都口—岗什卡雪山—门源—临潼 行程500
骊山拍客
| 09-19 12:23
277
1
骊山驴友会 青甘大环线(8)
临潼—青海湖-茶卡盐湖--大柴旦翡翠湖—东台吉乃湖一西台吉乃湖—网红公路—水上雅丹-茫崖翡翠湖—魔鬼之眼—石油小镇一敦煌-莫高窟—鸣沙山—大地之子七彩丹霞--扁都口—岗什卡雪山—门源—临潼 行程500
骊山拍客
| 09-19 12:11
207
1
骊山驴友会 青甘大环线(7)
临潼—青海湖-茶卡盐湖--大柴旦翡翠湖—东台吉乃湖一西台吉乃湖—网红公路—水上雅丹-茫崖翡翠湖—魔鬼之眼—石油小镇一敦煌-莫高窟—鸣沙山—大地之子七彩丹霞--扁都口—岗什卡雪山—门源—临潼 行程500
骊山拍客
| 09-19 12:00
229
1
骊山驴友会 青甘大环线(6)
临潼—青海湖-茶卡盐湖--大柴旦翡翠湖—东台吉乃湖一西台吉乃湖—网红公路—水上雅丹-茫崖翡翠湖—魔鬼之眼—石油小镇一敦煌-莫高窟—鸣沙山—大地之子七彩丹霞--扁都口—岗什卡雪山—门源—临潼 行程500
骊山拍客
| 09-19 11:47
225
1
绑定手机
×
手机:
验证码:
刷新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到该手机
绑定手机
友情链接
8264
色影无忌
天气预报
淘宝网
京东商城
购物车(
)
{{el.item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2Titles}}
x{{el.itemCount}}
{{el.totalPrice|currency}}
删除
共
件
共计
{{totalPrice|currency}}
去购物车
您的购物车空空如也,赶紧
去选购
吧。
您尚未登录,
请登录。
购物车正在加载中...
成功加入购物车!
当前您的购物车中包含
个活动订单。
当前您的购物车中包含
件商品,
个活动订单。
当前您的购物车中包含
件商品。
继续浏览
去购物车
微信咨询
QQ 咨询
客服热线
({{el.name}})
分享
倒计时
返回顶部
说起吴山:有些令人神往。它的名称及其文化,应该算是历史很悠久,底蕴很深厚的了。
吴山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山,位于今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辖区内,距新街镇约十几华里,距市区约40公里。吴山于属陇山支脉,系二亿年前岩浆侵入上升而形成。南北长约13公里,东西宽约9公里,最高处海拔2096米。其山的山势巍峨,群峰排空,直逼云端,高峻清秀,丛林苍郁,甚为壮观。历史上曾有岳山、千山、好山、虞山、岳山、雍山等诸多称法。
吴山是其本名,因是吴帝后裔——吴回部族与太岳部族的发祥之地,故称“吴岳”。“吴山”成为我国祭祀吴帝、黄帝最早的地方。
吴帝,即吴回,颛顼高阳氏的曾孙,老童之子,因迁居吴人之地而称吴回。吴回氏族部落以驺虞兽(仁兽,叫声宏大,食自死之肉)为图腾,吴回的兄长重黎担任帝喾的火官,叫做祝融,因办事不力被帝喾处死,于是,帝喾令吴回便接替其兄火官之职,任祝融。祝融之职,主要是观察火星火宿,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方面的大火,这在远古时期人类处于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可以说是非常重要而神圣的责任担当。故而祝融吴回部落因其威信日高而发展很快,其部族广布于今陇县千山和陈仓区吴山一带,故有“回中道”、“回城”之称。于是,吴山因其姓名而命名。
吴回部族一部分留居吴山,至夏、商、周仍存;一部分人约在尧舜之际渡河迁至晋南,即吴伯国,于商末形成另一吴山,位于今山西省平陆县一带,并留有“虞”地名称;一部分部族迁到江南一带,故江南也有吴山、虞山之名。吴回本人则带领部分族民居于祝融之墟(今河南新郑),卒后葬于此,被封为祝融神,即火神。今人所见一些古代文献将吴回列为中国远古的三皇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五行”学说中,火与南方相配,故火神祝融又成为五方帝中的南方之神。中国取名“吴山”的地方有多个,但能称之为 “西镇吴山”的却只有位于宝鸡汧水之畔的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