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0-08-31 20:08
楼主
走过的山山水水不算少了。多已模糊成一个大概,也能说出那山那水的名胜特色,却不在脑子里深刻。唯有骊山,始终像一个魅影一个幽灵,追随着我,纠缠着我。每每静思的时候,骊山就飘浮而来,清晰,秀逸,沉重,使我竟有些坐卧不宁,不写出点什么来,就无以安魂了。

一个原因是我的家曾在骊山脚下。每天早上天不明,都见附近的人们离离拉拉地厮跟着,上山锻炼。他们经东花园,过逍遥亭,上到兵谏亭甚至更高的地方。常常碰见车推肩挑,赶早下山发卖石榴、柿子或核桃板栗的山民;也每每要站在崖头,拍胸踢腿,”噢噢”地呐喊,似要唤醒睡梦中的山峦。


我就对着骊山出神。黑**的,望山顶那盏为飞机运行作标志的红灯;天亮了,看太阳羞怯地爬上来,然后在山梁上跳跃;白日里,青翠的山体总要罩一层淡淡的烟岚;阴雨天,浓云就把山的头脑遮掩到天上去了。


骊山最高峰是海拔一千二百八十米的西绣岭。岭上有烽火台。作为古代报警、调兵的信号设施,这个烽火台的选址应当说是得当的。它距周朝的京都丰镐不远,坐马车也就一个多时辰的路程;不很高也不甚陡,便于攀登做事;更好的是,它面向渭河平原,视野阔宕,如果举起烽燧狼烟,几十里甚至更远的地方都能望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