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烽火探游 骊山驴友会户外运动俱乐部
客服热线: -

烽火探游 骊山驴友会户外运动俱乐部

陕西旅游集散中心临潼分公司 西安市临潼区生力中心城1栋公寓502室

【悠悠往事】临潼县自造的一辆公共汽车 [复制链接]

骊山拍客 93 1
骊山拍客
话题: 516
回复: 8697
楼主
【悠悠往事】临潼县自造的一辆公共汽车




         我们单位是一个三线单位,代号“324工程处”,1965年在临潼骊山脚下选址建设。那时临潼各方面还比较落后,我们单位征地时,临潼县(现临潼区)政府要求给他们建个汽车站,这一要求后来兑现了。在华清池对面,县城南关建了一幢公共汽车站房,那其实只有西安的公交车来了,售票员开门在里边卖会票而己。
         临潼县最早有个运输社。运输社以马车运输为主,10几辆胶皮轱辘马车,还有一辆解放牌卡车。当时,我们单位刚开始基建,需要大量沙石,水泥。县运输社的马车是主要的运输力量,从灞桥河滩拉沙子。在风王沟下坡的路上,从早到晚会听到马车下坡拉刮木(轧)刺耳的吱哇吱哇声。当时我们单位大本营还在西安,所以,工作人员经常是西安临潼两头跑。有时坐汽车,有时坐火车,但火车站离工地有十来里远,来去很不方便。
         改革开放初期,临潼运输社的工人们也解放思想,想开通县城到火车站的公共汽车。但县里根本买不起公共汽车。应该是1980年吧,临潼县有一天终于开通了自己的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县城至火车站。始发站就在北十字的人民剧院门口,离火车站约两公里。只有一辆公交车,据说是运输社的修理工们,用一辆三轮柴油车改装成的。
        我是这辆公交车的常客。我因为和妻子两地分居,妻在咸阳国棉七厂,所以,周日常乘火车去咸阳,常坐这辆公交车。车厢两边有两排长条凳,能坐10来个人。车厢外是用铁皮包起来的,那时运输社根本没有大型机械,铁皮全是靠人工用榔头铁锤砸成型的。从外边能看到一排排,一行行的铁钉盖,涂了一层绿色油漆,无亮光。开起来柴油机嘟嘟嘟的炸响,屁股后边朴朴朴的喷着黑烟。那时县城到车站是石子路,坑坑洼洼,人在车里颠簸得东倒西歪,但人们却嘻嘻哈哈,为坐上了公共汽车而高兴。
         这辆公交车外型笨拙而粗糙,被人讥讽为“棺材”。就是这辆被人叽讽为“棺材”的临潼县自造的第一辆公共汽车,他却解决了很多人出行难的问题,第一次把县城和火车站连接了起来。管它像个啥,实用就行,有总比没有强,事物总有个发展过程。别看它样式难看,它却是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初期解放思想,积极参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他们开创了临潼县公共交通设施从无到有的历史。
         现在,临潼成了全国有名的旅游风景区,公共交通四通入达,公交车通到村村寨寨,连西安到临潼的地铁也快通了。临潼人自造的那辆绿皮公交车早己被人们遗忘了。其实,它在临潼的公共交通发展史上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应该有所记载。
评论请先登录注册
精彩话题推荐
绑定手机
×
图片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