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烽火探游 骊山驴友会户外运动俱乐部
客服热线: -

烽火探游 骊山驴友会户外运动俱乐部

陕西旅游集散中心临潼分公司 西安市临潼区生力中心城1栋公寓502室

宝鸡散记 [复制链接]

骊山拍客 143 1
骊山拍客
话题: 516
回复: 8697
楼主
本话题最后由 作者 于 2021-09-12 17:36 编辑
                  宝鸡散记       作者:清心

      宝鸡,屹立在关中平原西部,其西、南两面临山,北面是塬,地貌丰富,风景宜人。它原名“陈仓”,就是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里所指的“陈仓”,后更名“宝鸡”,是因为唐玄宗李隆基。传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难至陈仓山下,前有大山挡道,后有乱兵追击。万分危急之时,忽然有一色彩斑斓的神鸡出现,一边鸣叫,一边引路,引领玄宗一行人走入隐秘小道,终于摆脱了乱兵的追杀。脱险后的玄宗感慨万千,脱口道:“宝地神鸡也”。御口金言,从此“陈仓”变为“宝鸡”,此名也寄托了千百年来宝鸡人对吉庆祥瑞美好生活的向往。
  
    
     宝鸡是周王朝和秦王朝的发祥之地,自汉代以来,宝鸡各地就不断有青铜器出土。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为全国之首。因此,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顺理成章的,宝鸡建有一座全国唯一的以“青铜器”命名的博物院——“中国青铜器博物院”。
     博物院坐落在石鼓山上,它的外观巍峨豪气,别具一格。中间是一个巨大的石鼓造型,石鼓圆形的正面微微朝外倾斜,似在颔首致礼;两边是左右对称的高高楼宇。远望,整个建筑就好像一个巨人伸出双臂迎接四方访客。这样的外观造型流溢出浓浓的历史气息和艺术氛围。
      博物院有五层之高,展厅众多。“一日游”时间紧迫,我们只匆匆参观了三个展厅。
      第一展厅设有沙盘,是按比例制作的宝鸡地形图,其上,标明了宝鸡三区九县及重要的遗迹遗址。历史上,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有上万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窖藏”出土——即历史上富人或收藏家专门收藏的青铜器。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尤为引入注目。2003年冬天,考古工作者在杨家村抢救出27件青铜器,且每件器皿上都有铭文。考古专家考证,这27件青铜器的主人名叫“逨”。逨是西周周宣王时期管理林业的官员,这一批文物珍贵之处在于青铜器上的文字,超过4000个,多于晚清四大青铜器的1258字,堪称是刻在青铜器上的西周断代史。其中,刻有372字的逨盘成了这批青铜器中特别引人关注的一件,盘是西周时期盛水用的器具,铭文以年代为序,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天子管林治泽、治国理政的历史,包括讨伐商纣、远征猃狁、讨伐荆楚等重大历史事件,在叙述周天子功绩的主线时,埋下了单氏家族兴旺的暗线。
      一尊逨鼎上的铭文,记载了周天子对臣子的苦心训诫,被视为目前最早的廉政教育材料,大意是“你执法要时刻谨慎,不能耽于享乐,不能松懈大意,要公正严明,公道持平,绝不能出现贪污腐败等行为。否则就是辜负了百姓,没有尽到职责。”从逨盘、逨鼎等记载可见,自古以来我国对官员从政就一直有着廉洁修身、担当作为的训诫和要求,这也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传统美德。
     第二展厅以对周礼的追溯和阐述为线索,重点展现周厉王的胡簋,解读一个民族情节的缘起,追诵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文治武功。此簋为周厉王为祭祀先祖而铸,形体高大魁伟,可称簋中之王。器型为方底座,圆形腹,高圈足,凤鸟形双附耳。器底座上饰竖条瓦楞纹,腹上部和圈足各饰一圈钩云纹,腹中部饰竖条状瓦楞文。宝物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上面像石鼓,下面若平台,周身布满竖棱,如虎皮身上的斑纹。两耳飞扬跋扈,简洁中露出大方,神秘中露出狰狞。雄伟厚重,拙朴典雅。其上铭文有124字
制作于厉王十二年。是周原厉王为祭祀先王而自作祝词。大意是我昼夜尽心经营先王事业,以配皇天,我任用义土献民,祀先王宗室。作此将彝宝簋,安惠先宗列祖,以祀皇天大命,保佑周室、王位和我自身。赐降多福、长寿和智慧。
     国宝何尊于1963年出土于宝鸡境内。尊,是古代饮酒器具,何,是制作尊的人的名字。它制作于周成王五年,是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铭的铜器。其内胆底部刻有一篇一百二十二字的铭文,其中有“宅兹中国”字样,大意是:我要在国家的中心﹙成周﹚管理天下。这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此器造型纹饰,庄严厚重,美观大方,主体感极强。圆口方体,有四道大扉棱装饰。它是青铜器博物馆的镇馆之物,其无价和宝贵,可见一斑。何尊也是国家文物局认定的不得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大多数人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都是奔着何尊而来,有不看何尊等于没有来宝鸡之说。与博物馆大多数复制文物不同,何尊是原汁原味的真迹!
        我们到访时,何尊的四周挤满了参观朝拜的人群,有人把眼睛紧贴在玻璃护罩上,满怀好奇和痴迷的探视着这个来自3000多年的宝物,好像要探究出的它的神秘,又好像要吸纳它的灵气和神性!
     第三展厅以周王室的衰败和东迁为背景,以秦帝国的崛起之路为线索,展现出曲折流转的历史脉络。秦公镈是秦武公祭祀祖先的礼器,有铭文135字,其中提到了秦朝四位君王,描述了秦王族的兴盛,突出了秦世族的日渐强大,展现了秦帝国逐渐强盛的艰辛历程。秦公镈造型雄伟,鼓部齐平,中起四道飞棱,侧旁的两道飞棱,形状是九条蟠曲的飞龙,前后两条则是五条飞龙和一只凤鸟。腹部各有一龙一凤,背对背,向后回首。纽上有环。整个宝物又繁复又精致,显示了古人超绝的青铜器制作工艺。
     
     石鼓文,是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计十枚,高约三尺,径约二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原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石鼓馆。
    石鼓发现于古陈仓石鼓山,故又名陈仓石鼓或陈仓猎碣。宝鸡人在石鼓山上修建了面积阔大的中华石鼓园,园内佳木葱茏,绿树荫蔽,山路弯弯,曲径通幽。正是金秋十月,蓝天丽日,丹桂飘香。徜徉其中,忍不住要感谢国泰民安,岁月静好。园内有宝鸡地标式建筑——石鼓阁,它北临渭水,南依秦岭,高56.9米,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是仿秦汉建筑风格,采用外五内九的层级设置,气势雄伟,喻示着周秦文明在中华民族史上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堪称西北第一阁。阁楼一层的展厅有仿制的石鼓十尊,观摩这些石鼓及其上文字,追溯历史,感受汉字的演变历程,是一种莫大的乐趣。
 
    
     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炎帝的出生地到底在哪里,学界说法不一。一个重要的说法是炎帝出生于宝鸡神龙镇。 聪明的宝鸡人以此为契机,修建了一座炎帝影视基地,其实就是一个原始社会的部落村寨。基地位于川道里,两边绿塬护侍,古木成群,芳草连绵,流水淙淙,舍道蜿蜒。村落中央是制高点,建有议事大厅,是部落首领商量大事的地方。围绕议事大厅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建有当时各路英豪的住屋,门口的方形木牌上简述着各位英豪的功绩。有炎帝部落、医祖岐伯、蚩尤部落、黄帝部落、女娲、嫘祖、华胥等。炎帝影视基地是中国首个以炎帝文化为主题的影视基地和主题公园,其面积约10万平方米。大凡与原始社会有点关系的影片都选择在这里拍摄,如,张纪中执导的《英雄时代》、魔幻电影《魔尊蚩尤》、李会冬执导的《医祖岐伯》、由影坛常青树牛犇参演的《狐妖》、香港导演黄祖权指导的《奇星记》、大型史诗纪录片《浐灞长歌》、大型人物历史大剧《中华张姓之根》、《法门寺之侠女神器》,陕西广播电视台拍摄的综艺节目《小红帽》、《杨门女将》《七仙女》等。影视基地的宗旨是“体验上古人文环境,缅怀炎黄始祖功绩”,用实景演绎炎帝、黄帝、蚩尤、嫘祖这些人文初祖带领各族群从纷争战乱最终走向和谐统一的历史进程。这是一处探究历史,寻根觅祖,休息娱乐的好去处。
  
  
      来宝鸡游玩,陈仓老街不可错过。休憩一新的老街,布局和谐,标识古朴。穿街而过,关中风味的小吃应有尽有,各家的餐具桌椅均古色古香,很有历史感。一家扯面馆的青花瓷碗大的出奇,像一口小锅;比台球桌还要大的餐桌,敦厚结实,仿佛能使用千年万载,长长宽宽高高的条凳坚如磐石,挪一挪很是费力气,不过,坐在上面用餐很舒适,不用担心饭汁会洒在衣服前襟,因为你只有深深的低着头,才能吃到面条,这样的进餐方式,大概体现了老秦人对粮食的深深敬畏爱惜之情。
        小吃街上,各种饭菜零食的味道都很纯正,是那种记忆深处来自灵魂的家的味道。特别是擀面皮,酸甜辣香麻配合默契,完美融合,细细咀嚼,满口生香……

     宝鸡,宝鸡,谁敢说你的文化底蕴不深厚呢!
评论请先登录注册
精彩话题推荐
绑定手机
×
图片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