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烽火探游 骊山驴友会户外运动俱乐部
客服热线: -

烽火探游 骊山驴友会户外运动俱乐部

陕西旅游集散中心临潼分公司 西安市临潼区生力中心城1栋公寓502室

穆柯寨的兵工厂——姚坡 [复制链接]

骊山拍客 163 1
骊山拍客
话题: 516
回复: 8697
楼主


作者王武厚原穆寨中学校长

穆柯寨的兵工厂——姚坡

“十里窑厂十里坡,兔子想过难落脚,一旦过了北岭头,如同进了金窝窝。”据说,十头坡和姚坡村都是穆柯寨当年的兵工厂,只是分工不同罢了。十头坡加工的是以降龙木为主要材料的木制部分。而姚坡村主要是铁匠炉,当时叫铁匠铺子或铁匠窑,主要打造的是以铁为主的金属器械。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昔日穆柯山寨“东有降龙木,西有铁匠铺,”的说法。

铁匠窑在绵延十几里的山坡上错落有致的排开,这就是当年的窑厂坡,即现在的穆寨乡姚坡村。

顺着穆柯寨的半山腰一直朝南,走上个千余米,就到了北岭头。北岭头是十里窑厂坡的北大门。这儿地势险要,视野开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站在岭头,被群山环绕得像宝葫芦似的窑厂坡便尽收眼底。窑厂坡的南面连接秦岭山脉,墨绿色的山与湛蓝的天紧密相连;手搭凉棚向东望去,近处是业池湾,远处是西岳华山,山峦叠嶂,朦朦胧胧,此起彼伏;西边是闻名遐迩的巍巍骊山,恰似一匹骏马,英俊而秀丽;朝北俯瞰,近处是伟岸,厚实的穆柯寨。远处是一望无尽的马额川和莽莽壮壮的、绵延近百里的零口垣。再往北便是蜿蜒千里、亘古不变直奔东去的滔滔渭河……

因为不光炼铁的大师傅姓姚,整个窑厂坡的人们,也是以姚姓居多,才行成了现在的名副其实的姚坡村。姚坡的确是一个宝葫芦,这儿是戏水河的上游,一条戏水恰是一条长藤,姚坡这个宝葫芦稳稳当当的挂在藤上。河水滋润着万物,滋养一代又一代姚坡人,使得姚坡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不足千人的村子,远的不说,就说这现在,有的闯荡市场,敢为人先,成为远近有名的电信器材或老板或经销商,并带领多少姚坡人,走出大山,成为小富;有的由一个小包工头成长为建筑行业的大老板,硬是把个西安省、临潼县里的地买上一片又一片,还带领一帮又一帮姚坡人外出创业,走上富足之路;有的是大专院校的著名学者、专家、教授、领导,他们或主导重大科研项目,或成为某人才济济的大专院校的领导;有的作为政府公职人员,执政为民,兢兢业业,赢得了群众的良好口碑……这些名人、能人,在他们成功的同时,争先恐后地为姚坡的发展献计献策、出钱出力。

几十年来,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常去姚坡。走进姚坡,朴实的村民会“他(她)叔(姨),你来了,屋里坐”的大声招呼着你,并立马放下手里的活计。男主人两手拍打一下拽拽衣服,女主人撩起围裙擦擦手,再把你左搀右扶,在孩子们热情的笑声中,前呼后拥地往炕上请。霎时,炕桌上枣、柿饼、核桃……摆个满满当当,当然也少不了旱烟匣子。不一会儿,女主人端上热腾腾的、用细面烙的、四折子一叠的烫面油馍,给你美美的来一老碗灰芊菜拌干面,当然还有泼的油汪汪的红辣子、用醋激的嫩苫苫的香醇、剥得白光白光的大蒜、炒得黄朗朗的土鸡蛋和一闻就“上楼”而让你泪如雨下的芥末……主人一边招呼你“吃,甭客气,”一边跟你喋喋不休地说:“山里也没有啥,离马额、代王街又远,这些都是咱自家地里产的,比城里买的那些吃起来味长,好吃着哩,得是的噢……”吃完饭,姚坡人会招呼你一人一个马扎,围着一个木方桌,往自家窑门前一坐,桌上当然少不了摆些柿子核桃枣等等。这时候隔壁连墙的人们也都来了,三七呀二八呀谝起了闲传。

遇到有客人来,这谝闲传就要讲究些了。那些个说道好的,从姚坡的历史,讲到眼目下。肯定会先说当年曾为穆柯寨的兵工厂,有多少窑炉,场面多么气派,出了多少有名气的铁匠;还说破天门阵,固然离不了降龙木,同样也离不了我们这儿出的斧头。抗倭安邦,也有姚坡人的一功;还振振有辞地说四喜老汉犁地犁出了三个斧头,另一个说,不是三个,是四个,不信到四喜他老三家里看走,现在还在哩。还说给底场秀文老汗打墓的时候,挖出了好一些老早里铁匠铺子里的东西,有钳子,盖火,马掌,叉,马刀……还说如今的南平组是当年的靶场,有鼻子有眼地说,谁谁家娃们子耍着藏毛老虎,在那塄底下一个洞洞里,拾了几把把子、锈的让人几乎认不出来的箭……还说,我们这儿的姚医生如何如何有名,他的上祖曾给穆天王弟兄三个看过病、是穆柯寨的军医哩……还说,我们姚坡人世世代代重人情、讲义气、合群,多少土匪不敢来轻易姚坡骚扰。还说,土匪之所以不敢来,另一个原因是姚坡人口碑好。山下一有动静,便有人捎信到姚坡。姚坡人就会知己知彼,审时度势,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并给你绘声绘色的讲,有一次,得知沟东一帮子土匪要来姚坡抢劫,姚坡人如何演空城计,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而从此名声大振。还有一次,垣底的大土匪来了,我们姚坡的铁汉老汉,大门口一坐,口里叼着个三尺长的旱烟袋,挽起裤子,露出个光腿,伸手从火盆里捏了一疙瘩子红红的炭火,往腿上一放,吱吱地冒着烟、流着油。老汉还慢条斯理的和土匪头子说着话、在腿上点着烟。吓的土匪头子直冒冷汗,急忙点头哈腰,仓皇而退……

场面最热烈最令人难忘的是,说道兴奋时,便会扯开嗓子吼起秦腔。刘茹会的辕门,那可是大人小孩都能来上几句。桌子板凳筷子碗,都成了乐器,桄桄乱弹,迷胡曲子。你看他们的投入劲,声音是那么激越,让你荡气回肠;参与是那么广泛,让你热血奔涌……秦人粗旷坚毅、激情豪迈的性格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人们的吼声和着四周的回声,在山凹里久久回荡……。

关于姚坡的故事、传说,姚坡人会说“多的压摞摞哩。”是的,我是相信的。我曾多次去姚坡,和姚坡人近距离接触,不断有未曾听到的故事或传说。这些故事与传说形成了姚坡灿烂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在人们对这些或美丽、或激昂、或凄惨,或悲悯的故事提炼、完善与传颂中,一代又一代姚坡人的脉管里无不奔涌着先祖那优质的血浆。

说到这,姚坡之所以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也就好想了。

如今,那些或红的、或绿的、或粉的小洋房一幢幢镶嵌在半山腰,除了发挥它自身的基本功能外,把姚坡这个宝葫芦点缀的别有一番情调。一条水泥路更像山间的一条玉带,绵延曲折吧家家户户连在一起。大路两旁石榴树、核桃树、葡萄树、桃树、杏树……密密麻麻布满山坡。地边的花椒发散出扑鼻的串香味。山顶和小溪的两旁,便是刺槐和侧柏的天地。宝葫芦的里里外外被绿色的帐幔盖了个严严实实。加之上有蓝天白云,下有潺潺流水,是谁都会流连往返的。

这几年,你到了姚坡,热情的姚坡人招待你的更具季节特色了:除了一年四季常有的、自家地里采收红枣、柿子、核桃、腌制的香椿、大蒜、土鸡蛋等等。春天里,千百种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花儿一簇簇、一片片竞相开放。鲜香椿、洋槐花、荠荠菜、苜蓿、蔓芊叶……尽是些野生的、绿色的,随你吃、随你拿。夏天,这儿远离喧嚣的城市,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你纳凉消夏的好去处。你不妨忙里偷闲,带上亲朋好友,到这儿小住几天。好好品尝一下久违的野果、野菜、田园生活。秋季,收获的季节,路旁时不时有成熟的核桃、枣等各种野果掉到你的脚下。满山遍野的柿子树挂满火红的小灯笼,馋的你直咽口水……

姚坡是穆寨的一个缩影。得益于先人们积下的好源脉,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姚坡人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坚实的迈着每一步。

评论请先登录注册
精彩话题推荐
绑定手机
×
图片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