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错了
文/袁江
我们错了!
我们有发现错误的能力;也有呼吁改正错误的理由;更有改正错误的方法和建立正宗中国画教育体制的自信和决心。
我们心痛——慢慢失去的中国文化精神,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当我们发现她已经远去的时候,为时已晚!官吏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文化衰落更是致命的伤痛!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文明的程度已趋于成熟,而我们还在泥泞的路上徘徊。这是最可怕、最悲哀、最可耻的事情!
毫无疑问,我们经历了大忽悠时代。天地人三界,愚昧、无知、灵失、魂散,坠入乱象之域,反复上演着人非人、鬼非鬼、仙非仙的闹剧。
“文革”胜于“战乱”。红色年代之后的觉悟和惊醒,没有使我们变得成熟……“改革“加上“开放“,这个民族象久囚的野马,又一次走向“极端”,卷入另一场人性归“真”为“O”的、禽兽不如的名利之争……民族文化也因此败落到原始人之前的本性,什么婬乱、自私、残暴,民族劣根,死灰复燃;什么公德、修养、亲情、友情丧失殆尽。更可怕的是,面对“危难”,视而无睹!袖手旁观!民族精神死亡!
文化之乱,自然殃及中国画。画界不仅是“乱象”,而且还犯了根本性错误。……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
错误一:用西画的教育模式,培养中国画画家。
1 、西画:是画。以客观表现为主,重形象刻画。
中国画:是写。以主观表现为主,重神韵意造。对绘画语言有严格要求。强调“点”、“线”、“面”的书写笔意。
2 、西画:一画一透视。
中国画:一花一世界,一物一透视。
3 、西画:强调光、色、面的表现。十九世纪末,西方后印象派受中国画“线”的影响,画面里出现中国画元素:“线”。这是东西方绘画相互交融的例证。
中国画:要求笔、墨、线的结构。大千世界,万物原本没有“线”的概念。惟中国画创造了“线”。这个“线”,是书法笔意在中国画中的延伸和演变。
4 、西画:“一点”看世界。
中国画:“散点”看世界。
5 、西画:一个意境。
中国画:两个意境。(1)、笔墨意境。(2)、诗化意境。
笔墨意境,犹如一个人的外衣。同一个人,每天穿着的衣服不同,给人的感觉则不同。中国画亦同。同一主题,笔墨(小写意,大写意,工笔)不同,外观效果则有天壤之别。
比如“汉字”,是人类最优秀的语言工具,他的唯一性就在于它除了“语言工具“功能之外,“汉字”的背后藏着一个庞大的、丰富的“汉文化”。我们的错误是,拼音识读。这种“识读法”长期下去,就会把背后的“汉文化”丢失。这是民族文化的不幸。比如:“看”字,拼字是:Kan。学生只要学会拼音,就可以读出它的正确发音。“看“字的教学也因此而完成。但是,这个“看”字背后的文化就被遗忘了。如果我们讲出它背后的文化,就大不同。比如,我们这样教学:“手”字下面加一个“目”字,就是“看”。古人在郊外寻觅,有一个习惯动作:为了遮挡阳光,目标集中,就把手放在眼睛上面张望。这就是“看”字产生的文化背景。学生一次学会了三个字。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加深记忆,又能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
所以,同样的道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不能丢!
诗化意境,就是画中有诗。诗意转化成物象,营造出一个有形的、可观的五彩世界。
6 、西画:素描是基础。
中国画:书法是基础。要求笔墨中蕴藏画家综合修养和秉性。
7 、西画:表现技能,重视解剖,不择工具。
中国画:表现外功修养,强调天人合一。
8 、西画:要求科学的,真实的表现物象。
中国画:表现虚空,诗境塑造,激发画外想象。在完成物象表达之后,还必需用题款、印章辅助。
9 、西画:创作过程,消耗画家的精神和肉体能量。
中国画:创作过程是完善修养,完善人性,提高综合品味和档次的过程。有养育精神之功能,补充肉体和精神能量。
综上所述:中国画的基础是文化;中国画的境界是哲学;从事中国画创作是修养。
素描皴:坑害了一个时代!断了中国画的文脉!摧毁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错误二:纯粹技法教育,忽略了艺术创作教育。技法教育不等于艺术创作教育。
技法教育永远是“初级表现能力”训练。艺术创作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哲学问题。犹如一个人,学会了走路,又有了速度、高度,急转变化技能之后,如何成为杂技表演艺术家。中国画创作与杂技创作异门同功,同理。所以,“艺术创作教育”需要那些在艺术创作上独领风骚的大艺术家的指引和教化!
艺术创作教育,自文革以后,改掉了“师父带徒弟“、面对面教学模式,误入浮浅的纯“技法教育”。
古人在“艺术创作教育“方面的论述颇丰。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理论记载,都是很玄妙的词汇,没有形成理论体系,从一个哲学名词转向另一个哲学名词,弄得一头雾水。其实,在师父带徒弟的过程中,师父的言传身教,已经开启,点化,诠释了那些抽象的哲学名词。这种模式就是传说中的“真传”。
比如:宋真宗年间释道原所撰《景德传灯录》有三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艺术创作教育,就是要解释“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真正含义。第三阶段的“山“、“水”已经不再是“那山”、“那水”了。是思想,是文化,是精神。文以载道。‘
“言心声,书心画”很经典,如何“言心声”,如何“书心画”?心中的“山水”如何表现,不再是技法问题,而是天才造物的哲学问题。我们缺少的就是这种教育!我们的艺术家如何去捕捉虚无渺茫的、无形的“灵”,再把它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如何表现“精、气、神、情、意”。评论家无奈,理论家也无奈,艺术家正常状态下也无能为力,只有在艺术家“非正常”的状态下,“灵”才会突然闪现出来。艺术创作教育,就是让艺术家如何抓住这个“灵”。
有了这个教育,就会有真正的艺术品诞生。真正的艺术品永远没有重复!重复表现,在当今已经成为惯性,形成商业化模式,违背了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
错误三:地位成就艺术。
1 、画家入会(国家、省、地、县),决定艺术级别。
2 、体制内的职务,决定作品价位高低。
3 、场地和剪彩人的职务,决定画展成败。
4 、“官文化”统领一切,至高无上。“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然而,时代不同了,这种陈旧的观念必须改正。只有民族文化,才是必然的文化,真正的文化,才应该成为主流。世界各民族的“文艺复兴”就说明了这一点;“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个辉煌。在那个战乱年代,为什么成就了那么多文化艺术大家,值得我们思考。
错误四:评论家主宰画家的艺术生命。
1 、不同社会地位的评论家的评论,直接影响画家的艺术发展。
2 、评论家的虚假评论,扰乱了学术界。中国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评论家。现存的评论文章大部分没有学术价值。(1)、用西画名词强奸中国画。习主席说:“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2)、用古人“玄之又玄”的语言,显摆评论家自己的学问。(3)、张冠李戴,文不对题,无限拔高,吹捧应酬。(4)、不懂装懂,浮浅忽悠。(5)、假权威,制造假学术。就象一个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谈生育,没有得过冠军的人当教练。(6)、艺术品有商品价值,但它不是商品。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7)、习主席说:“不能钱包的厚度,决定评论的高度。”
3 、评论家的综合素质,离艺术创作太远,外行评论内行。真正的评论家,首先,必须具备全面的、深刻的对“笔墨”的理解,其中包括“笔墨”的形成以及形成这种“笔墨”时,画家的情绪、精神状态、技法的掌控和运用以及综合修养。其次,发现画家的优势和强项,找出缺少的内功和外功修养,指出发展方向,远瞻艺术未来的风格和这种风格对社会的影响,要有预言家敏锐的目光。再次,见其作品如见其人。不看画家的艺术简历和成长足迹,就大概知道他的年龄、秉性、文化修养、艺术天分,以及未来成就。
错误五:大批官吏腐败,导致艺术“繁荣”。他们不是“爱好者”,也不是收藏者,是艺术品中的“含金量”吸引了他们。
错误六:三流水平的画家出任学界要职,导致学术界没有学术。诱导画家追逐官职头衔和社会地位。
错误七:体制内圈养。制造人为不公,画家官职背后藏有腐败。
错误八:美术学院专家、教授滥竽充数者太多,利用“职称”充当学术权威!
错误九:艺术品缺少知识产权保护。
错误十:新闻媒体在“钱权”促使下,错误宣传,不懂装懂,没文化装文化,误导观众对艺术品的认知和理解。
错误十一:对艺术品采取炒作、包装是不道德行为。宣传、炒作与包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艺术品价值和社会影响靠的是心感而动,口碑相传。
在充满腐败的忽悠时代,凭借“体制”优势,艺术家高价抢购乌纱帽,的确是高明之举。他们“知”民情,“懂”国学,乌纱帽一戴,财源滚滚。很灵!这个民族不尊重文化,特别信奉“官”。然而,画家买“官”,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是可望而又不可及的事。
下面的公式,非常耐人寻味:
三个等于:
成功=学术+乌纱;(非常规式公式)
成功=伪学术+乌纱;(常规式公式)
成功=学术。(通用式公式)
三个不等于:
文凭≠文化;
地位≠价位;
名气≠艺术造诣。
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利用“常规式公式“获得成功的“画家们”,当他们面对学术,面对真正艺术家的时候,为什么还表现得那么从容,那么自信。还真的扮演成学术权威,又是“指点”,又是“批评”,又是剪彩,又是讲话,还提出希望,还能托起一批“学生”,实实在在做起了“帮主”。
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民族,他们把“戏弄”、“忽悠”的小儿科把戏,包容到“O”度以下,他们可以拿生命,甚至于几代人的生命做代价,承受、包容明明知道是错误的“行为”。
古往今来,有一种人最可怕,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藏起一个正确的理念,装着无知、面带微笑,奉承一个已知的错误。这就是民族的劣根性!
但是,他们坚信“绝境逢生”,早已不喜欢“三国”,不喜欢“水浒”,更反对“红楼梦”,他们已经悟到了“西游记”的启示——中国梦。
新一届政府反腐败深得民心。
文学艺术界在沉思,在觉悟。世界观、价值观重新归位。国家大爱、民族大爱、文人的良知都将重新佛光普照这片土地。
我们看到了改正错误的希望。
习主席说:“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中国画的复兴,必须按照中国画自身的规律,建立自己的教育体制,“寻找中国画根”。
2015年11月1日于北京
作者本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搜画艺术 业务合作微信/QQ:747179915
写留言
2月7日
2月8日
2月9日
2月10日
2月11日
2月13日
2月12日
2月26日
2月24日
2月17日
{{el.item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2Titles}}
我们真的错了
文/袁江
我们错了!
我们有发现错误的能力;也有呼吁改正错误的理由;更有改正错误的方法和建立正宗中国画教育体制的自信和决心。
我们心痛——慢慢失去的中国文化精神,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当我们发现她已经远去的时候,为时已晚!官吏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文化衰落更是致命的伤痛!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文明的程度已趋于成熟,而我们还在泥泞的路上徘徊。这是最可怕、最悲哀、最可耻的事情!
毫无疑问,我们经历了大忽悠时代。天地人三界,愚昧、无知、灵失、魂散,坠入乱象之域,反复上演着人非人、鬼非鬼、仙非仙的闹剧。
“文革”胜于“战乱”。红色年代之后的觉悟和惊醒,没有使我们变得成熟……“改革“加上“开放“,这个民族象久囚的野马,又一次走向“极端”,卷入另一场人性归“真”为“O”的、禽兽不如的名利之争……民族文化也因此败落到原始人之前的本性,什么婬乱、自私、残暴,民族劣根,死灰复燃;什么公德、修养、亲情、友情丧失殆尽。更可怕的是,面对“危难”,视而无睹!袖手旁观!民族精神死亡!
文化之乱,自然殃及中国画。画界不仅是“乱象”,而且还犯了根本性错误。……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
错误一:用西画的教育模式,培养中国画画家。
1 、西画:是画。以客观表现为主,重形象刻画。
中国画:是写。以主观表现为主,重神韵意造。对绘画语言有严格要求。强调“点”、“线”、“面”的书写笔意。
2 、西画:一画一透视。
中国画:一花一世界,一物一透视。
3 、西画:强调光、色、面的表现。十九世纪末,西方后印象派受中国画“线”的影响,画面里出现中国画元素:“线”。这是东西方绘画相互交融的例证。
中国画:要求笔、墨、线的结构。大千世界,万物原本没有“线”的概念。惟中国画创造了“线”。这个“线”,是书法笔意在中国画中的延伸和演变。
4 、西画:“一点”看世界。
中国画:“散点”看世界。
5 、西画:一个意境。
中国画:两个意境。(1)、笔墨意境。(2)、诗化意境。
笔墨意境,犹如一个人的外衣。同一个人,每天穿着的衣服不同,给人的感觉则不同。中国画亦同。同一主题,笔墨(小写意,大写意,工笔)不同,外观效果则有天壤之别。
比如“汉字”,是人类最优秀的语言工具,他的唯一性就在于它除了“语言工具“功能之外,“汉字”的背后藏着一个庞大的、丰富的“汉文化”。我们的错误是,拼音识读。这种“识读法”长期下去,就会把背后的“汉文化”丢失。这是民族文化的不幸。比如:“看”字,拼字是:Kan。学生只要学会拼音,就可以读出它的正确发音。“看“字的教学也因此而完成。但是,这个“看”字背后的文化就被遗忘了。如果我们讲出它背后的文化,就大不同。比如,我们这样教学:“手”字下面加一个“目”字,就是“看”。古人在郊外寻觅,有一个习惯动作:为了遮挡阳光,目标集中,就把手放在眼睛上面张望。这就是“看”字产生的文化背景。学生一次学会了三个字。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加深记忆,又能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
所以,同样的道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不能丢!
诗化意境,就是画中有诗。诗意转化成物象,营造出一个有形的、可观的五彩世界。
6 、西画:素描是基础。
中国画:书法是基础。要求笔墨中蕴藏画家综合修养和秉性。
7 、西画:表现技能,重视解剖,不择工具。
中国画:表现外功修养,强调天人合一。
8 、西画:要求科学的,真实的表现物象。
中国画:表现虚空,诗境塑造,激发画外想象。在完成物象表达之后,还必需用题款、印章辅助。
9 、西画:创作过程,消耗画家的精神和肉体能量。
中国画:创作过程是完善修养,完善人性,提高综合品味和档次的过程。有养育精神之功能,补充肉体和精神能量。
综上所述:中国画的基础是文化;中国画的境界是哲学;从事中国画创作是修养。
素描皴:坑害了一个时代!断了中国画的文脉!摧毁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错误二:纯粹技法教育,忽略了艺术创作教育。技法教育不等于艺术创作教育。
技法教育永远是“初级表现能力”训练。艺术创作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哲学问题。犹如一个人,学会了走路,又有了速度、高度,急转变化技能之后,如何成为杂技表演艺术家。中国画创作与杂技创作异门同功,同理。所以,“艺术创作教育”需要那些在艺术创作上独领风骚的大艺术家的指引和教化!
艺术创作教育,自文革以后,改掉了“师父带徒弟“、面对面教学模式,误入浮浅的纯“技法教育”。
古人在“艺术创作教育“方面的论述颇丰。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理论记载,都是很玄妙的词汇,没有形成理论体系,从一个哲学名词转向另一个哲学名词,弄得一头雾水。其实,在师父带徒弟的过程中,师父的言传身教,已经开启,点化,诠释了那些抽象的哲学名词。这种模式就是传说中的“真传”。
比如:宋真宗年间释道原所撰《景德传灯录》有三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艺术创作教育,就是要解释“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真正含义。第三阶段的“山“、“水”已经不再是“那山”、“那水”了。是思想,是文化,是精神。文以载道。‘
“言心声,书心画”很经典,如何“言心声”,如何“书心画”?心中的“山水”如何表现,不再是技法问题,而是天才造物的哲学问题。我们缺少的就是这种教育!我们的艺术家如何去捕捉虚无渺茫的、无形的“灵”,再把它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如何表现“精、气、神、情、意”。评论家无奈,理论家也无奈,艺术家正常状态下也无能为力,只有在艺术家“非正常”的状态下,“灵”才会突然闪现出来。艺术创作教育,就是让艺术家如何抓住这个“灵”。
有了这个教育,就会有真正的艺术品诞生。真正的艺术品永远没有重复!重复表现,在当今已经成为惯性,形成商业化模式,违背了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
错误三:地位成就艺术。
1 、画家入会(国家、省、地、县),决定艺术级别。
2 、体制内的职务,决定作品价位高低。
3 、场地和剪彩人的职务,决定画展成败。
4 、“官文化”统领一切,至高无上。“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然而,时代不同了,这种陈旧的观念必须改正。只有民族文化,才是必然的文化,真正的文化,才应该成为主流。世界各民族的“文艺复兴”就说明了这一点;“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个辉煌。在那个战乱年代,为什么成就了那么多文化艺术大家,值得我们思考。
错误四:评论家主宰画家的艺术生命。
1 、不同社会地位的评论家的评论,直接影响画家的艺术发展。
2 、评论家的虚假评论,扰乱了学术界。中国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评论家。现存的评论文章大部分没有学术价值。(1)、用西画名词强奸中国画。习主席说:“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2)、用古人“玄之又玄”的语言,显摆评论家自己的学问。(3)、张冠李戴,文不对题,无限拔高,吹捧应酬。(4)、不懂装懂,浮浅忽悠。(5)、假权威,制造假学术。就象一个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谈生育,没有得过冠军的人当教练。(6)、艺术品有商品价值,但它不是商品。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7)、习主席说:“不能钱包的厚度,决定评论的高度。”
3 、评论家的综合素质,离艺术创作太远,外行评论内行。真正的评论家,首先,必须具备全面的、深刻的对“笔墨”的理解,其中包括“笔墨”的形成以及形成这种“笔墨”时,画家的情绪、精神状态、技法的掌控和运用以及综合修养。其次,发现画家的优势和强项,找出缺少的内功和外功修养,指出发展方向,远瞻艺术未来的风格和这种风格对社会的影响,要有预言家敏锐的目光。再次,见其作品如见其人。不看画家的艺术简历和成长足迹,就大概知道他的年龄、秉性、文化修养、艺术天分,以及未来成就。
错误五:大批官吏腐败,导致艺术“繁荣”。他们不是“爱好者”,也不是收藏者,是艺术品中的“含金量”吸引了他们。
错误六:三流水平的画家出任学界要职,导致学术界没有学术。诱导画家追逐官职头衔和社会地位。
错误七:体制内圈养。制造人为不公,画家官职背后藏有腐败。
错误八:美术学院专家、教授滥竽充数者太多,利用“职称”充当学术权威!
错误九:艺术品缺少知识产权保护。
错误十:新闻媒体在“钱权”促使下,错误宣传,不懂装懂,没文化装文化,误导观众对艺术品的认知和理解。
错误十一:对艺术品采取炒作、包装是不道德行为。宣传、炒作与包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艺术品价值和社会影响靠的是心感而动,口碑相传。
在充满腐败的忽悠时代,凭借“体制”优势,艺术家高价抢购乌纱帽,的确是高明之举。他们“知”民情,“懂”国学,乌纱帽一戴,财源滚滚。很灵!这个民族不尊重文化,特别信奉“官”。然而,画家买“官”,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是可望而又不可及的事。
下面的公式,非常耐人寻味:
三个等于:
成功=学术+乌纱;(非常规式公式)
成功=伪学术+乌纱;(常规式公式)
成功=学术。(通用式公式)
三个不等于:
文凭≠文化;
地位≠价位;
名气≠艺术造诣。
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利用“常规式公式“获得成功的“画家们”,当他们面对学术,面对真正艺术家的时候,为什么还表现得那么从容,那么自信。还真的扮演成学术权威,又是“指点”,又是“批评”,又是剪彩,又是讲话,还提出希望,还能托起一批“学生”,实实在在做起了“帮主”。
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民族,他们把“戏弄”、“忽悠”的小儿科把戏,包容到“O”度以下,他们可以拿生命,甚至于几代人的生命做代价,承受、包容明明知道是错误的“行为”。
古往今来,有一种人最可怕,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藏起一个正确的理念,装着无知、面带微笑,奉承一个已知的错误。这就是民族的劣根性!
但是,他们坚信“绝境逢生”,早已不喜欢“三国”,不喜欢“水浒”,更反对“红楼梦”,他们已经悟到了“西游记”的启示——中国梦。
新一届政府反腐败深得民心。
文学艺术界在沉思,在觉悟。世界观、价值观重新归位。国家大爱、民族大爱、文人的良知都将重新佛光普照这片土地。
我们看到了改正错误的希望。
习主席说:“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中国画的复兴,必须按照中国画自身的规律,建立自己的教育体制,“寻找中国画根”。
2015年11月1日于北京
作者本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搜画艺术 业务合作微信/QQ:747179915
写留言
2月7日
2月8日
2月9日
2月9日
2月9日
2月9日
2月9日
2月9日
2月9日
2月9日
2月9日
2月9日
2月9日
2月9日
2月9日
2月9日
2月8日
2月9日
2月9日
2月10日
2月9日
2月10日
2月10日
2月10日
2月10日
2月10日
2月11日
2月11日
2月10日
2月10日
2月11日
2月10日
2月10日
2月13日
2月11日
2月11日
2月12日
2月10日
2月10日
2月11日
2月12日
2月11日
2月11日
2月10日
2月26日
2月12日
2月12日
2月24日
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