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五明佛学院简介: 1980年,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重新开光圣地喇荣沟,创立了色达五明佛学院。修建了数座大经堂和无量殿(大幻化网坛城)等殿塔,僧众们互助建成了数千间僧房,建立了藏族居士林。1987年,十世班禅大师表示赞成在这里成立佛学院,亲笔写信给色达县政府,请求支持。1993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学院题写了校名。1993年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
色达五明佛学院简介:
1980年,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重新开光圣地喇荣沟,创立了色达五明佛学院。修建了数座大经堂和无量殿(大幻化网坛城)等殿塔,僧众们互助建成了数千间僧房,建立了藏族居士林。1987年,十世班禅大师表示赞成在这里成立佛学院,亲笔写信给色达县政府,请求支持。1993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学院题写了校名。1993年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
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
在距离色达县城还有20公里的地方,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顺沟上行数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也称色达佛学院,1993年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佛学院吸引了全国的藏传佛教弟子前来参拜。2004年,晋美彭措逝世,他的无数的信徒们前来悼念瞻仰并留在色达。现在的喇荣五明佛学院已经驻留了约5万人,堪称“东方耶路撒冷”。
所谓“五明”,即为:
声明,精通语言文字。
工巧明,明一切工艺技术。
医方明,明治病的各种医术。
因明,明鉴别、考定正邪真伪之理法。
内明,明自己修持的一切经藏、理法、宗旨,佛教以精通三藏十二部经典为内明。
最初,在这个青藏高原上近乎与世隔绝的不毛之地,9000多位男女僧侣为自己的信仰建立了一个新的家园。他们在此聆听他们不参政的精神领袖晋美彭措对他们的教诲。到2001年,另外1000多汉族人也来到此地,并把喇荣五明佛学院定义为他们心中的圣地。
于是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开始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藏式小木棚屋,远远望去犹如一张密集的织网在山坡上铺展开来,非常壮观和震撼。
这些小屋每一间只有几平米大,两个房子之间只要有空隙,僧人们就会见缝插针的建自己的小屋,涂成褐红色。
这便是他们朝暮栖息的居所,为了修进佛法,在此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
在路道上,身披桨红色僧袍的喇嘛和尼姑来来往往,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因为漫长的修行路上,只能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而他们又不是孤独的,因为身边都是如此孤独而虔诚的灵魂。
信仰,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又坚固的生长在每个人的心里,支撑着每一个坚定的眼神和步伐。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置身在这一方净土,你的心灵也会跟着被净化,溶于这一抹红。
色达最高的建筑
藏传佛教眼中最完美的世界
在佛学院内最高的山峰上有一个巨大的、金碧辉煌的坛城。坛城共有3层,一般大家都在1、2层转绕。1层是一个转经廊,放置了一圈转经筒。
每天无论早晚都有人在这里转经,一等祈福10800圈,二等祈福1080圈,三等祈福108圏。
坛城边的空地上,永远有磕长头的虔诚信徒,学院还专门为此在1层平台上放置了木板。
生前用心灵供奉佛祖,
死后用身体布施天地。
很多人到色达有一个最大的好奇,是想观摩藏人独有的一种传统——天葬。色达天葬台建造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半山缓坡上。一座小小的白塔旁,用铁栏半围出一块篮球场一样大的平地,那便是进行天葬的地方。
这种古老的宗教仪式既是对亡灵往生的一种释放,也是对自然规律的崇敬。每天天葬时间比较固定,在下午14:30-15:00。(观摩天葬前务必确认自己有足够的胆量和承受力)
东嘎寺是藏区著名的红教寺庙,被列为色达三大寺庙之一。寺庙由曲锡吾金创建于公元1686年,坐落在一座形似白色海螺的神山上,殿堂内塑有释迦牟尼坐像一尊,三面绘有宗教壁画,红柱上雕龙刻花,色彩艳丽夺目,气氛庄重肃穆。
藏区最大佛塔,其意为“降魔塔”,建于1913年,塔表面有各种佛龛,绚丽夺目。佛塔一层外围是转经房,有大小经轮155个,供信众转经。塔内藏有重复写一千万遍的五陀罗尼及佛学全书、远古古迹数件,其中有吐蕃王朝时代取自印度的经书珍藏版。每年慕名而来的青海、甘肃、西藏及州内南北两路的香客络绎不绝。
曾有人问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
回答是:生生世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风景再美也终会看透,
唯有心存信仰这一切才会亘古长存。
愿你做一个温暖的人,
充满阳光,心到哪,便去哪。
以安静的姿态行走于岁月,
不喧不扰,一生安好。
{{el.item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2Titles}}
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
在距离色达县城还有20公里的地方,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顺沟上行数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也称色达佛学院,1993年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佛学院吸引了全国的藏传佛教弟子前来参拜。2004年,晋美彭措逝世,他的无数的信徒们前来悼念瞻仰并留在色达。现在的喇荣五明佛学院已经驻留了约5万人,堪称“东方耶路撒冷”。
所谓“五明”,即为:
声明,精通语言文字。
工巧明,明一切工艺技术。
医方明,明治病的各种医术。
因明,明鉴别、考定正邪真伪之理法。
内明,明自己修持的一切经藏、理法、宗旨,佛教以精通三藏十二部经典为内明。
最初,在这个青藏高原上近乎与世隔绝的不毛之地,9000多位男女僧侣为自己的信仰建立了一个新的家园。他们在此聆听他们不参政的精神领袖晋美彭措对他们的教诲。到2001年,另外1000多汉族人也来到此地,并把喇荣五明佛学院定义为他们心中的圣地。
于是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开始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藏式小木棚屋,远远望去犹如一张密集的织网在山坡上铺展开来,非常壮观和震撼。
这些小屋每一间只有几平米大,两个房子之间只要有空隙,僧人们就会见缝插针的建自己的小屋,涂成褐红色。
这便是他们朝暮栖息的居所,为了修进佛法,在此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
在路道上,身披桨红色僧袍的喇嘛和尼姑来来往往,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因为漫长的修行路上,只能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而他们又不是孤独的,因为身边都是如此孤独而虔诚的灵魂。
信仰,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又坚固的生长在每个人的心里,支撑着每一个坚定的眼神和步伐。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置身在这一方净土,你的心灵也会跟着被净化,溶于这一抹红。
色达最高的建筑
藏传佛教眼中最完美的世界
在佛学院内最高的山峰上有一个巨大的、金碧辉煌的坛城。坛城共有3层,一般大家都在1、2层转绕。1层是一个转经廊,放置了一圈转经筒。
每天无论早晚都有人在这里转经,一等祈福10800圈,二等祈福1080圈,三等祈福108圏。
坛城边的空地上,永远有磕长头的虔诚信徒,学院还专门为此在1层平台上放置了木板。
生前用心灵供奉佛祖,
死后用身体布施天地。
很多人到色达有一个最大的好奇,是想观摩藏人独有的一种传统——天葬。色达天葬台建造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半山缓坡上。一座小小的白塔旁,用铁栏半围出一块篮球场一样大的平地,那便是进行天葬的地方。
这种古老的宗教仪式既是对亡灵往生的一种释放,也是对自然规律的崇敬。每天天葬时间比较固定,在下午14:30-15:00。(观摩天葬前务必确认自己有足够的胆量和承受力)
东嘎寺是藏区著名的红教寺庙,被列为色达三大寺庙之一。寺庙由曲锡吾金创建于公元1686年,坐落在一座形似白色海螺的神山上,殿堂内塑有释迦牟尼坐像一尊,三面绘有宗教壁画,红柱上雕龙刻花,色彩艳丽夺目,气氛庄重肃穆。
藏区最大佛塔,其意为“降魔塔”,建于1913年,塔表面有各种佛龛,绚丽夺目。佛塔一层外围是转经房,有大小经轮155个,供信众转经。塔内藏有重复写一千万遍的五陀罗尼及佛学全书、远古古迹数件,其中有吐蕃王朝时代取自印度的经书珍藏版。每年慕名而来的青海、甘肃、西藏及州内南北两路的香客络绎不绝。
曾有人问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
回答是:生生世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风景再美也终会看透,
唯有心存信仰这一切才会亘古长存。
愿你做一个温暖的人,
充满阳光,心到哪,便去哪。
以安静的姿态行走于岁月,
不喧不扰,一生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