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烽火探游 骊山驴友会户外运动俱乐部
客服热线: -

烽火探游 骊山驴友会户外运动俱乐部

陕西旅游集散中心临潼分公司 西安市临潼区生力中心城1栋公寓502室

临潼石榴 [复制链接]

骊山拍客 574 6 倒序浏览
骊山拍客
话题: 516
回复: 8697
楼主
本话题最后由 作者 于 2016-09-22 10:28 编辑

临潼石榴

临潼石榴是陕西一大特产。它集全国石榴之优,素以色泽艳丽,果大皮薄,汁多味甜,核软鲜美,籽肥渣少,品质优良等特点而著称。名居全国五大名榴之冠,被列为果中珍品,历来是封建皇帝的贡品,享誉九州,驰名海外。

临潼石榴是陕西一大特产。它集全国石榴之优,素以色泽艳丽,果大皮薄,汁多味甜,核软鲜美,籽肥渣少,品质优良等特点而著称。名居全国五大名榴之冠,被列为果中珍品,历来是封建皇帝的贡品,享誉九州,驰名海外。
临潼石榴

石榴不仅是一种美好的观

赏花木,又是珍贵实用的果树。石榴花色艳丽,开放期长。仲夏花开红似火,赤诚映日照眼明,常作庭院或盆栽观赏植物。,中秋时节,石榴成熟,朱实星悬,金房玉隔,万子同苞,红似玛瑙,白若水晶,酸甜可口,令人垂涎,入口品尝,如晶粒玉浆。白居易曾写诗赞美:“日照血球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简直把石榴写绝了。凡来临潼的中外游客,都以能品尝到这里出产的石榴为一大快事。临潼石榴畅销国内各省市和港澳地区、东南亚各国,年出口量数10万公斤。

石榴,学名安石榴,别名丹若、沃丹、冉若、金罂、金庞、天浆、若榴等。原产伊朗和阿富汗等中亚地区。据《群芳谱》记载:石榴“本出涂林安石国,汉张骞使西域得其种以归,故名安石榴(‘涂林’,为石榴的音译,即梵语的Da Yima)”。张骞出使西域是在公元前138年。所谓安国,即今之布哈拉。所谓石国,即今之塔什干。这就说明,石榴是在两千年前的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国的。所以古人曾有“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道,因依汉使槎”(唐代元稹);“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的诗句。梁元帝《咏石榴》诗中的“西域移根至,南方酿酒来”正确地反映了这一史实。引种初期,石榴主要栽于京城长安附近御花园的“上林苑”和骊山的温泉宫(今华清池)内,是供皇子后妃观赏的。这就是最早的临潼石榴。后来才繁殖推广到全国各地。相传,武则天十分崇尚石榴。因此,石榴栽培在唐代进入全盛时期,一度曾出现石榴“非十金不可得”和“榴花遍近郊”的盛况。至今驰名中外的临潼骊山北麓长达15公里的石榴林带的形成,以及临潼石榴的出名,与骊宫园林的渊源不无结缘关系。算起来,临潼石榴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了。

石榴为石榴科(Punicaceae)、石榴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干高2~3米,分枝多,常带刺,小枝近方形。叶狭长,对生,全缘,浓绿光亮。花两性,有单瓣、千叶、重台之分,单瓣的结实。花色有火红、粉红、纯白、娇黄、玛瑙、纯紫、红瓣白边、白瓣红边等等,花着生于新梢顶端及顶端下叶腋间。花期5~7月,果熟期9~10月。萼筒与子房连生,形成果皮。果皮内通常分为6个子室,以薄膜隔开。每子室内有众多种子。种子的外种皮为肉质,有汁液,富有清香味,或甜或酸,是主要的食用部分。果实为浆果。《格物论》中有这样的记载:“石榴中如蜂窝,子如人齿,淡红色,光皎若琥珀,又有青白如玉者”。

临潼石榴主要分布于骊山北麓华清池两侧和秦始皇陵一带。东起马额,经代王、秦陵、骊山,西至斜口,沿骊山长约15公里范围内,面积12万多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榴基地。年产石榴约10万吨。

临潼石榴经过2000多年的栽培和选育,已形成数十个各具特色的优良品种。既有籽肥汁多、香甜可口的食用品种,也有飞红流绿,花色艳丽的观赏品种。食用品种共有10余个,分为酸甜两大类。酸石榴以大红酸、鲁峪蛋两个品种为上品,其果实硕大,籽粒饱满,汁丰味酸,最大的可达500克左右。酸石榴,以陕西乾县产的有名,酸甜可口,清香宜人,也是名产;甜石榴中以大红甜、净皮甜和三白甜为佳。前两个品种果皮为红色或粉红色,籽粒肥大柔软,汁多味甜。三白甜因花瓣、果皮、籽粒均为白色,风味以甜为主而得名。其特点是果皮薄,籽粒软,汁液多,味纯甜,贮性好,品质佳,当地群众又叫“软籽石榴”或“冰糖石榴”,名列甜石榴之冠。

临潼石榴营养丰富,含糖量高达11%~14%,果酸0.4%~1.0%,含水分79%,蛋白质、脂肪各占0.6%,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和梨的2~3倍,尤以磷的含量最为突出,每百克达145毫克,在水果中名列前茅。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铁、钙等矿物质。其籽粒味道甘美,含果汁36%~61%。它的香气和微微的酸涩,能生津,化食,健脾,益胃,食后可开胃,滋阴、平肝、补肾、明目。·也是制糖、果子露、酿酒、造醋、制高级清凉饮料的上等原料。

临潼石榴又是农家常用的中药,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石榴皮、花、叶、根部都可入药。它性味甘、酸、温、涩而无毒,并含有多种生物碱、鞣质等。《名医别录》上说:能“疗下痢,止漏精”。《罗氏会约医境》说:“石榴皮,性酸涩,有断下之功,止泻痢、下血、崩带、脱肛、漏精”。《本草纲目》说它“御饥疗渴,解醉止醉”。其果富含石榴素,性温涩,既润燥又收敛,用于治疗肠胃病、高血压和冠心病。其果皮含有石榴皮碱、甲 基石榴皮碱、异石榴皮碱、甲基异石榴皮碱、伪石榴皮碱等多种生物碱,总含量为1.8%。可治疗扁桃体炎、口腔炎、肠炎、胆道感染、气管炎、肺炎慢性阑尾炎、外伤感染、虚寒久咳、下血崩带、肠有绦虫等病症。石榴籽对绦虫、姜片虫钩虫、蛔虫以及牙痛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其花可治吐血、,鼻血和中耳炎脓水不干等症。根也有驱除绦虫的作用。叶可治眼病。但石榴伤肺气,多食亦不利。

石榴既是“丹葩结秀”,又是“朱实星悬”,它的素茎、翠叶、红蕤、朱实、金房、皓齿、冰肌,曾激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激情。有的是把它作为花树赞美的,宋晏殊便有“开花百日后,占断群芳色”的描绘;有的为它的果实倾注了火热的深情,如明沈周的“累累枝上实,满腹饱珠玑”;也有为其花果的丽色而倾倒的,如唐方九功的“流霞色染紫罂粟,斓斑似带湘娥泣”;还有因它那隽永的滋味而不吝笔墨的,如元朱德润的“秋深荐红实,天上得先味”。唐代韩愈更把它同甘蔗汁媲美,赞它“味美蔗为浆”。有人把它比作珊瑚,说是“攒青叶里珊瑚朵,疑是移根金碧丛”;有人把它比作水晶珠玉,说是“雾壳作房珠作骨,水晶为粒玉为浆。”梁代江淹、晋代潘岳张载、宋代梅尧臣等人还专门挥毫作赋颂之,把它写成“美木艳树”、“缥叶翠萼,红华绛采,照烈泉石,芬披山海,奇丽不移,霜雪空放”“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这些名句,当时都风霏中原,人人上口,百读不厌。据《王方直诗话》云:王安石有咏满树只发一花的石榴花一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极是脍炙人口!唐代诗人李商隐也唱道:“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明代画家徐渭,留下一幅《榴实图》,气韵极其生动,下垂折枝,绿叶稀疏,缀托着一颗肥硕的大石榴,榴实绽露,似有一触即落之势,画面并题五绝一首:“山深熟石榴,向日便开口,深山人少收,颗颗明珠走”。充分寄寓作者怀才不遇,满腔孤愤的感慨!这一切更增添了人们对石榴的向往和喜爱。

石榴花果并丽,火红可爱。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把它视为吉祥之果,在民间形成了许多与石榴有关的乡风民俗。历史上,石榴象征多福多寿,长命富贵。又因“石榴多子”,表示人丁兴旺,民族繁荣。中国过去有幅年画,叫《百子图》,原来描绘的是3000多年前周文王跟他的一大群孩子。他们是旧时人们意想中的福星。后来有人把此画演绎成一个胖娃娃怀抱绽开果皮的大石榴,“为图以示子孙众多也”。青年男女结婚时,洞房里要悬挂两个大石榴。结婚礼品总要送一对绣有大石榴的枕头,祝他们早得贵子;初生贵子,亲友喜欢赠送绣有石榴图案的鞋、帽、衣服、枕头等,以示祝贺;老年人过寿时,晚辈要送石榴,祝老人幸福长寿。所以,石榴又是中国人民彼此馈赠的重要礼品。古代妇女着裙,多喜欢石榴红色,“石榴裙”就成了古代年轻女子的代称,男女相爱,便有“拜倒石榴裙下”之说。过去一些民间乐器、建筑物以及糕点上,常用石榴图案作装饰。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之夜,石榴产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把石榴和月饼,供在桌上赏月,以示合家团聚、兴旺发达。此俗在日本、港澳地区、东南亚以及世界有华人和华裔居住的国家,一直保留着。

临潼石榴在1977年引植到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后,北京的天坛、故宫、中南海颐和园以及许多企业单位均有栽植。从临潼引植苗木进行建园的省份有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辽宁等省地。近几年来,久负盛名的临潼石榴倍受青睐。石榴花被定为西安市花。为了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满足中外人士品赏石榴的要求,西安市政府决定,从1991年起,每年9月份在石榴产地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临潼石榴节”。美丽俊俏的“石榴仙子”,手捧鲜红的石榴,热情地接待中外游客。

       人杰地灵的骊山,不仅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珍贵的秦唐文化遗迹,而且培育了多彩多姿的中国石榴文化之花。中国石榴文化的产生、发展与成熟,凝聚着“采国外名花,结国内硕果”的意蕴,显示着历代陕西人对美好吉祥事物的热爱与向往,激励着临潼人民对现代文化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中国石榴的正宗在临潼,临潼是中国石榴文化的发源地。

文献记载

石榴植三秦最早始于汉。西汉张骞从西域带回石榴种子的史实,有关文献均有记载。
西晋张华《博物志》云:“汉张骞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涂林是梵语石榴的音译)
西晋陆机《与弟云书》云:“张骞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也。”
明王象晋《群芳谱》云:“石榴本出涂林安石国,汉张骞使西域,得其种以归。”
清陈溴子《花镜》云:“石榴真种自安石国,汉张骞带归,故名安石榴。”
张骞得石榴种,从丝绸之路传入内地,首先在当时的帝都长安上林苑、骊山温泉宫种植。据汉上林令虞渊追忆,上林苑其时栽植奇花异卉达三千株,内有“安石榴十株”。因得到汉武帝的喜爱,尔后又命人将石榴栽植于骊山温泉宫。
张骞,西汉城固人,官大行令,封博望侯。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奉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相约共同夹攻匈奴。元朔三年(前126)归汉,途中曾被匈奴扣留,在外共13年。元狩四年(前119)又奉命出使乌孙(今新疆伊梨河流域),并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史称张骞二次出使西域即指此而言。
西域,是汉以后对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狭义专指葱岭以东而言,广义则指玉门关以西能达到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也在其内。安石国即伊朗、阿富汗的中亚一带区域,这里是石榴的原产地。华夏大地的第一颗石榴种,就是张骞在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5年3月(即汉武帝元鼎二年)返回时带回来的。从此,长安通往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公里的“丝绸之路”开通,同时带回来的还有葡萄、胡桃、西瓜、葫芦等果品。张骞回汉不久就病逝了,为了纪念这位劳苦功高的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汉武帝封他为博望侯

历史传说

关于临潼石榴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女娲氏炼石补天时,将一块红色的宝石失落在骊山脚下。有一年,安石国王子打猎,在山林里看到一只快要冻死的金翅鸟,急忙把它抱回宫中,又是喂食,又是治病。金翅鸟得救后,为了报答王子的救命之恩,不远万里,将骊山脚下的那块红宝石衔到安石国的御花园,不久就长出一棵花红叶茂的奇树,安石国王便给它赐名“安石榴”。

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来到了安石国(安国指今日的布合拉,石国指塔什干)。其时,安石国正值大旱,赤地千里,庄稼枯黄,连御花园中的石榴树也奄奄一息。于是,张骞便把汉朝兴修水利的经验告诉他们,救活了一料庄稼,也救活了这棵石榴树。这一年石榴花开的特别红,果儿结的特别大。张骞回国的时候,安石国王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他都没要,只收下了一些石榴种子,作为纪念品带了回来。从此,由骊山“红宝石”变成的石榴,便开始在长安上林苑和骊山脚下定居繁衍,成为今日的临潼石榴。

骊山拍客
话题: 516
回复: 8697
沙发
http://lis.360jlb.cn/bbs/topic?id=13281&page=1# 临潼穆柯寨杨树林
骊山拍客
话题: 516
回复: 8697
板凳
国庆节前后即将上市,需要的朋友联系我,品质绝对保证。西安近郊的朋友可以来临潼龙河石榴庄园,摄影,休闲自驾游的好地方抱拳抱拳抱拳抱拳
骊山拍客
话题: 516
回复: 8697
地板


骊山拍客
话题: 516
回复: 8697
5楼
今天石榴园的照片
骊山拍客
话题: 516
回复: 8697
6楼
今年干旱,临潼石榴成熟的晚,果农一般不会卖,关键是卖了也没人要。主要是西安几个景区、临潼108国道沿线、临潼疗区附近卖游客的摊点和少数不诚信网店、微商通过挂羊头卖狗肉、以次充好、缺斤少两欺三种方式欺骗顾客,伤害这几年好不容易做起来的临潼品牌。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卖石榴的大多也不是种植户,如果还不行动,受伤的只是果农。
评论请先登录注册
精彩话题推荐
绑定手机
×
图片验证码